回家前绕去石匠家,定了砌院墙的石料。
农家一般用篱笆做围墙,种满藤蔓能起到阻隔视野保护隐私安全的作用,家境好些用石料,再好些用青砖。
村长家就用的青砖。
黎源不会刻意攀比,石料结实牢固还便宜,况且他本就打算种满爬藤,用青砖到有些浪费。
黎源虽然选的石料,但用的花岗岩,这种石料很常见,河里圆滚滚的大石块便是,但他对花岗岩的尺寸有要求。
说着黎源在地面画起来,主墙的花岗岩不能大于多少寸,拐角的不能少于多少寸,垫脚的又应是多少。
石匠第一次见到这么讲究的,他知道黎源赚了点小钱,但人家没有乱花,粗里透着细致,是个会过日子的,不由高看两眼。
谈好价钱,给了定金,黎源投入插秧的队伍。
给村长家帮忙他没要银钱也没要谷物,只要了秧苗,村长媳妇私下跟村长嘀咕,懒骨头不懒后,变圆滑了,谁不知道,村长家的秧苗是好种。
村长乐见后生上劲,不在乎这点秧苗。
秧苗再好,种的过程不勤快,也得不到好收成。
黎源给自家水田插秧时,村长家李婶家老郎中家都派人过来帮忙,加上之前帮过人家的,或多或少出了人,还有一头牛。
四亩水田两天播种完,黎源没雇人,不用给银钱,最近是丰收季,也没人缺粮,他去镇上买了猪脚,每只篮子两只猪脚,一包烤制的花生,一包砂糖,一小壶黄酒,依旧由小夫郎装填,再搭配河边采来的野花。
没人不喜欢黎家的伴手礼,篮子编得精致,花卉搭配得雅致,就连包裹礼物桐油纸上的草结也格外漂亮,不像寻常人家能编出来的式样。
于是就有人托黎源问问小夫郎那式样是怎么打的,姑娘家学去以后嫁人体面,可惜小夫郎是男儿,不是媳妇,无论媳妇还是姑娘都不方便跟他走近。
黎源倒是学了出去教人。
很简单,就这样,那样,再这样。
教来教去自己都不会了,大家哄堂大笑。
常来找小夫郎的孩童们,有两个心灵手巧的孩子学了去,再教给家里的姐姐。
大家见过那手法,一般人可学不会。
插完秧,稻谷晒得差不多,打谷的打谷,舂米的舂米,微微的热风里,稻香阵阵弥漫。
接下来的活路不会那么赶,但也没闲,病虫害防治,农作物管理,农具的维护和保养都是不能耽误的事情。
为此村长特意将村民召集起来,让大家不要懒惰,注意天气,也让家里的婆娘把菜园子管理起来,不要聚集在一起说是非。
黎源站在人群里偷笑,原来无论哪个时代都差不多,正笑得开心,他被村长抓出来,于是几百双眼睛全部笑嘻嘻地望向黎源。
村长不是让他出丑,而是夸奖他痛改前非,浪子回头金不换,同时还不点名批评村子里几个好吃懒做的人。
黎源早就收起笑容,一脸严肃的附和村长的话。
眼神坚定的下一秒就要入党。
可惜正经话没说到几句,一些胆子大的媳妇就笑嘻嘻的明知故问,“源子,你跟小夫郎都是男子,到底怎么生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