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搜读>老村长酒业有限公司 > 第3章 赵东城决定振作起来(第2页)

第3章 赵东城决定振作起来(第2页)

由于附近村庄的村民,长年累月地从坝子上往家里拉土,现在两座坝子都已经不见了,那里几乎变成了,比周围的地块,高不了多少的平地。

村民们就把这些地犁耙平整,在上面种上了庄稼,形成了南北两条狭长奇特的河深地带。

南岸的河深地里,有许多大大小小的砂礓,种其它庄稼长不起来,种红芋产量倒是高得出奇,所以村民们就年年在这里栽红芋。

眼下虽然天旱了点,但红芋叶子还是黄绿绿地盖满了地面。

北岸地里砂礓却不多,那里的庄稼种得就比较多样化,还有人立了窑烧砖。

由于土质符合要求,烧出的砖质量极好。

南岸的人看了眼红,但却毫无办法。

他们一直感到奇怪,为什么一条河里挖出来的土,南岸有砂礓,而北岸就没有呢?但村民们讲究实际,想不明白的事情,也就不过多地去想了,自家的地适合干什么,他们就干什么,并没觉得这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

他们就这样年复一年地一边奇怪着,一边劳作着。

以前红芋秧子都是要翻弄的:拿一根棍子,一垅一垅地把红芋秧子缕缕顺顺地翻到一边,一边翻弄一边拔草。

后来有一个叫麻子的懒汉,他地里的红芋秧子从来不翻动。有人嘲笑他,他却说人家翻红芋秧子是吃饱了撑的。

等到扒红芋的时候,他家的红芋却比谁家的长得都大,个数也多。

这让村民们个个都晕菜了,都以为他有神灵相助。

恰好有县里来的农业专家下农村考察,有人就提出了这个问题。

专家经过一番研究,下结论了:

一季几遍地翻弄红芋秧子,看似给地透了气,实际上却是扯动了秧根,严重地影响红芋的生长,反倒不如不动它,任其生长的好。

这下子引起了轰动,原来忙活不如闲着,还真是吃饱了撑的!

从此以后,再没有人翻动红芋秧子了。

红芋栽下后,一直到扒出来,剩下的活计就只有一样了:拔草。

别的草都好拔,攥住草茎一扯就连根起来了,最难对付的草是荠荠牙和拉拉秧。

荠荠牙的叶子呈锯齿状,手一碰它就被扎得生疼,往往拔不了多少,手就疼得没法再拔了,所以拔这种草,须得特别小心,或者干脆就不怕它,咬牙猛拔,反而没那么扎手了。

这就是所谓:“荠荠牙,老黄狗,越怕越扎手。”

拉拉秧是一种生命力极强的草,秧子伸展到哪里根,根就扎到哪里,而且根须扎得又深又密,要想把它斩草除根,需得叉开五指,把手指深深地插进土里去,然后连草带土都抓紧了,嗤嗤拉拉地扯起来,把它的秧子和根须都拔掉,有漏下的也要找净,不然它还会靠那一点根须再长起来的。

赵东城拔了一会儿,手上就扎满了小刺刺,他想起了那句谚语,索性一把抓去,果然不觉得怎么扎手了,心想这世间的事儿还真就是奇怪!

他的手指头也被干土磨蹭得火辣辣地疼,但他忍住了。

后来爹叫他歇一会儿,于是爷俩就坐在红芋垅子上说话。

说着说着就说到村里的事。

赵东城不知动了什么念头,忽然说:

“我想写一份入党申请书,不知赵启章会不会批准我入党。”

父亲看了看他,叹口气说:

“赵启章从来不把村里人入党当一回事,你写了恐怕也不顶用。再说了,赵启章对咱们这一大家子人,起早就有成见。当初你大爷年轻的时候,和他各领了一批人,后来上边说你大爷这一派错了。赵启章不久就当了村里书记,从那以后就挤压咱们这几家,好事找不着,坏事漏不掉。别说入党了,以后他能不对付咱,就是咱的运气了。”

赵东城有点不以为然:“这我也听人说过,但赵启章总不至于连小一辈的人都记恨吧?”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