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磬儿便进到屋里直接跟芙菊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母亲!大后天我们去外婆家找舅舅们帮忙吧那订的炉子拉回来呗!”
一举多得啊!
“我们直接就雇一辆车拉回来就行了,还麻烦你舅舅们干嘛!”
这不是多事儿嘛!
“母亲!我这么说是有原因的!”
说完又接着细数了自己要这么做的原因“先呢!咱们那炉子拉回来得装到屋子里吧!其次呢!咱家就咱们两个女的,要是雇人不淑让人惦记上我们家了,到我们家来偷东西怎么办!还有那辣白菜我也准备再做一坛子让他们拿回去,还有家里的熏鱼,也给他们拿回去过节用;最后呢!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如果那炉子要是做好了的话,我就准备再花钱做一个给外婆,外婆岁数大了,天冷我怕她受不了!”
看看!多好的理由啊!没办法反对了吧!“母亲!你说呢?”
“原来磬儿考虑了这么多啊!母亲真是……”
有点惭愧,因为连磬儿都能为自己的母亲着想,而自己这个做女儿的却没想到“行!那大后天咱们就去找你舅舅们帮忙!”
这时芙菊也确定了决心。
“那母亲,你继续忙吧!”
说完便笑着进了书房,练字并等着梨儿来识字。
第二天早上,磬儿练完功便又拎着鱼回来了,到厨房吧早上芙菊好的面,放上锅蒸,锅底下则是煮的昨天就泡了的红豆,也就是二三刻钟,饭菜便上桌了。
吃过早饭,磬儿便又开始继续昨天没完成的辣白菜工作,也就是半个多时辰便做完了,于是磬儿便又拎着那把破菜刀出门砍柴去了。
上次砍的柴火磬儿已经悄悄的用家里的柴火盖了起来,其实磬儿很想在后院搭个简易的棚子,但奈何自己人实在是太小了,根本就没可能自己完成一个又是挖坑又是立柱子又是爬到上面弄棚顶的,所以便占时作罢!
这次磬儿到林子里砍柴也是跟前两次一样,只选那些细的,短的和主树分出的枝杈,不一会儿的功夫就弄了一堆,因为这里已经很靠里了,就在这时磬儿现了几棵枯萎多时的树,那树干上还有些黑色的东西,走近一看,原来是木耳,这也算是这次的意外收获,于是磬儿还是按老办法将东西统统弄进空间,然后自己背着一捆柴便往家走了。
磬儿子啊回家的路上一直在想一个问题“那做好的帘子里面要放什么东西?棉花?这个时代没有吧?羽毛?还没弄到手呢!再说就是弄到手了,做衣服都不知道够不够,还做门帘?毛皮?那可太贵了,浪费,有那毛皮给自己做衣服好不好!那要用什么呢?啊!想到了!前世的蔬菜大棚用的不就是草帘子吗?家里的门帘用这个应该也是能行的!就这么定了!先用这个试试!”
有了想法便需要付出行动,于是快步回到家的磬儿连忙道后院将自己砍的柴火放下,并将自己家的麦秆抱了一堆在地上,从里面跳出粗的,硬的不用。这样前期的准备就完成了,磬儿便开始了自己的第一次编织工作编草帘。即便是前世看过草帘的成品,但毕竟没有看到究竟是怎么做的,所以磬儿便按照自己的想法进行编绕,还真别说,除了有点稀松和漏空之外还都挺好的,可这对于要用来挡风的草帘来说可以说是致命的弱点,于是磬儿便开始了第二次的尝试……
进过前后四次的尝试,终于在第五次的时候,磬儿编出了一个令自己比较满意的成品,磬儿没把自己编好的草帘拿到屋里,而是直接到屋里拿出自己做好的门帘布和草帘比较大小。因为现在时节还不算冷所以磬儿并没有把布和草帘缝到一起而是准备等要挂的时候再缝这样也可以避免把布弄脏。
比较完后磬儿便又把不套拿回屋子里。
忙里忙外终于到现在才有空的闲的磬儿正准备坐下喝点茶,看看书,可又突然想到今天拎回来的鱼还没出来,于是便又去处理那些鱼了!而弄完鱼就又到了要做饭的时间,于是磬儿便又开始做饭。不得不说整个家里最忙的就数磬儿了。
吃完饭的磬儿就彻底的无事可做,于是便到里屋的书房里看书,喝茶。
第三天,磬儿早早就练完功回到家吃饭,饭后母亲俩就空装上路,直奔平安村。不知识因为心切的原因还是什么,反正是今天明显比以前快。
芙菊说明是来找三个哥哥帮忙干活的,而三人也没有推脱,直接赶着牛车便跟着芙菊和磬儿出了。
在去镇上的路上,芙菊便跟自己的哥哥说了要帮的是什么忙,又打听了家里的情况,一路上都是交谈不断。
到了铁匠铺,便是由磬儿直接进行‘验货’,毕竟这是磬儿想的主意,没有谁比她更了解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