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方一听闻眼线密报,称女儿有心让百姓都吃上粮食,他心中不由得激荡起来,便也急匆匆赶来了。
没错,自打四阿哥梦到前世之後,正以更快的速度组建自己的班底。
好歹也是做过一次皇帝的人,有了十七年肝帝的经验加成,虽然眼下只是个初入朝堂的贝勒,但他手腕智计不输皇子中的任何一人。
忽然,苏培盛急急忙忙来报:「四爷,万岁爷的旨意到了,梁总管去府上寻您不得,现下已经到庄头了。」
胤禛急忙起身前去,一群人跪着,只听梁九功道:「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朕之四皇子胤禛,才德兼备,於治水之道颇有见地,故特命尔总管河道治理之事,擢选人手,悉心筹划,以解民困。钦此」
「四爷,接旨吧」梁九功笑眯眯,将圣旨递给了胤禛。
谁都知道治理河道是一个极其困难丶费力不讨好的差事,怎的万岁爷突然把四阿哥派去?
此时,跪在地上刚刚起身的璟瑄眼前再次浮现了几行字:
昔日,河道总督靳辅与巡抚于成龙在治河方略上有严重分歧,皇上暗中称赞于成龙的方案。其後,靳辅受到攻击而被罢官,五年後去世。于成龙却每每失败。
康熙六次南巡,有五次是为了考察治水。他每次视察,都亲到工地,有时甚至亲自测量,提出意见。
回京之後,遍览古今治河典籍,研究治河方案。直到三十一年,他亲自设计和指挥了治理永定河的工程。
其实,在康熙三十八年,第三次南巡时,他任用张鹏翮为河道总督,兼之畅论靳辅丶于成龙治河方案的弱点,提出自己的方案。
最终,康熙仍用靳辅「束水冲沙」之法,引黄河归故道,减少淮河的受水量,使排水大於来水,黄河丶淮河复归故道。
可怜靳辅却早已经病逝,虽有民众为其立碑上香,修建铜像,生前之沉郁,又有谁人能予以宽慰?
好在,他治理河道的理念终於经得住时间的检验,也保护了万千民众的家园。
其实,上次交给皇阿玛的摺子,治水的理论翔实,乃是他结合前世经验所写,如今被派去,是他刻意为之,不只是为了尽早治水,更是为了……
胤禛活动了一下手腕,叹了口气,在心里默默道:「事不宜迟,必须尽快过去了。」
第8章何年乐稼穑:功名利禄,谁不想要?
乾清宫内,康熙正翻着奏摺,抬手将喝了半杯的茶,递给了梁九功:「去换南怀仁新贡的咖啡来。」
白日里,他传旨给胤禛,令他去安徽治理河道。其实,他也并非不明白,靳辅之事当时也是他错断,不该任由那起子人党同伐异……
当时情况确实难以决断:群臣参奏靳辅「积恶已盈」丶「屯田害民」;安徽按察使于成龙也认为靳辅之方案有问题。
他更主张直接疏浚海口以泄积水,而非靳辅多年来修建的减水坝……
他召集九卿议事,靳辅固执己见,不合众议,无奈之下,他只得将人革职。可于成龙倒也算是一代能臣丶更是忠臣。
三十七年,他修建永定河,花甲之龄挂帅治水,奔波劳累,今年便在任上去世。
此时朝中,当真是无人可用,却不想他前日收到四阿哥的奏摺,於治河一道颇有见地。
他看完之後,龙颜大悦道:「老四不错,下了不少功夫。这次就遣他去治河。」
四妃之中如今有恩宠的唯有宜妃娘娘一人。当晚康熙便歇在了德妃宫里,不过是盖着被子纯聊天罢了。
这些年他更是宠爱江南那边献上来的,年轻貌美的汉女,比如已经为他诞下两个阿哥的王氏。
平素里,他念着旧情,常常与这些宫里的老人说说话,用过晚膳便走了,最多不过一起散散步。
今日,他却格外有谈兴:「当年之事,朕亏欠爱妃良多。老四是个好的,平素你也多关心些,莫要让他寒了心。」
这麽多年,德妃也并非是那等冷漠无情之人,奈何,老四少时尚且不知她乃是他的额娘,她想尽办法去御花园「偶遇」了他,却只听见小小的人说:「我的额娘是皇贵妃。」
是啊,他是佟佳氏的孩子,佟佳氏虽然作践过她,可到底是胤禛的养母,对他有恩,如此便也只当他是佟佳氏的儿子罢……这对他们都好。<="<hr>
哦豁,小夥伴们如果觉得不错,记得收藏网址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sp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