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对,现在应该叫泡泡宇宙了。
陶玉墨上任第7天,泡泡宇宙股价暴跌16。6%,市值一路狂泻至46。2亿港元。
如《星岛日报》《东方日报》等明报企业的对家,看到这种情况立刻在自家报纸上表了一番对泡泡宇宙的唱衰。
散户抛售、媒体唱衰、机构观望,更名后的泡泡宇宙出师不利,公司内部谣言满天飞,一时间大有风雨飘摇之感。
而就在二级市场投资人们骂骂咧咧的时候,陶玉墨又站出来了,公开对投资人喊话。
说泡泡宇宙的股价被严重低估,她已向董事会提交回购方案,将在1o个工作日后以个人名义回购1亿港元的公司股票。
消息见报后,许多投资人都认为陶玉墨这是认识到了市场的无情和投资人的作用,开始滑跪了,不少人幸灾乐祸。
而在资本市场上,受此消息影响,泡泡森林股价短暂回升,但很快又萎靡下去,证明市场对泡泡宇宙的换帅仍然缺乏信心。
紧接着,新的一周开始,有投资机构果然现市场上有人在大量扫货,泡泡宇宙股价立刻应声而涨。
仅仅两天时间,泡泡宇宙股价大涨13%,把之前跌出去的股价涨回来了大半,市值重回5o亿以上。
这个时候玉郎又对外布公告,称公司股东之一兼行政总裁陶玉墨女士持股比例达到5。2%。
到了这个时候,许多投资人回过味儿来了,大家都被陶玉墨给涮了。
什么火爆小辣椒啊,分明是心狠手辣的魔女。
她先是表不当言论影响公司股价,又趁机抄底。
不少意气之下抛售了泡泡宇宙股票的投资者怒火中烧,纷纷致电证监处,举报陶玉墨操纵市场。
结果证监处调查后却表示:陶玉墨的行为不构成操纵市场行为。
操纵市场行为是证监处打击的重点对象,投资人举报陶玉墨倒不是无的放矢。
她是泡泡宇宙高管,具有公司决策权,与投资人的口舌之争造成公司股价大跌,确实具备操纵市场的特征。
但判定这种行为的成立有两个很重要的要素,一是利用信息优势和二是短期内抄底获益。
这二者陶玉墨都完美的规避掉了,口舌之争谈不上什么信息差,股票回购也是提前声明、公告并提报董事会同意的。
整个回购过程公开透明,陶玉墨在回购之后手中的股票价值确实有浮盈,但她并没有抛售牟利。
调查结果出炉后,许多利益受损的投资人义愤填膺,对陶玉墨恨的牙痒痒,偏偏又拿她没有一点办法。
但同时也有一些投资机构和投资人也因此见识到了陶玉墨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的能力。
反而对她执掌泡泡宇宙的前景多了几分信心,泡泡宇宙一扫前些时日的阴霾,股价由此重回巅峰。
没想到过了几日,陶玉墨又跳出来接受《明报》采访,表示泡泡宇宙将投资2亿港元成立子公司泡泡玛特。
该公司会围绕艺术家挖掘、卡通形象孵化原因、潮玩文化推广等领域构建一个覆盖潮流玩具全产业链的运营平台。
泡泡玛特的概念放在如今绝对是前的,有些投资人看着报纸,只感觉到脑子有些不够用。
泡泡宇宙的业务涵盖了动漫、游戏和周边衍生品,如今又要进军这个所谓的“潮玩”
,看起来倒是有些关联性。
可你说破大天,这也是玩具业务啊!
曾几何时,香江的玩具产业也曾辉煌一时,可随着七八十年代电子产业的崛起,玩具产业早就成了明日黄花,夕阳产业没前途啊!
泡泡宇宙新的业务方向公布以后,引来了不少质疑声,可有了上次的教训,很多投资机构和投资人都不敢贸然行事了,生怕又被陶玉墨抄底。
实在不讲武德啊,哪有公司高管动不动就砸钱回购股票的?不怕把公司买退市啊!
不管心里怎么不看好,但大多数投资机构和投资人还是选择了按兵不动。
只能说陶玉墨花了不到一个月时间,把投资人们pua的明明白白的。
此后几天里泡泡宇宙的股价表现稳如老狗,甚至还有点小幅上扬,也算是市场对于陶玉墨这个新总裁的某种认可了。
不过也这一番操作下来,她在港股市场的口碑也给败坏了,股民只要提起她必定骂街。
一些媒体公开讨论陶玉墨的性格和商业行为,一致认为她性格冲动,行事异想天开,难堪大任。
折腾了大半个月,陶玉墨以一种外界看来有些诡异的方式稳定住了军心,并且还开启了对外扩张的脚步。
“啧啧啧!你这总裁才当了不到一个月,怎么感觉满城皆敌?在这些媒体的口中都快成酒囊饭袋了。”
杜峰翻着翻着报纸,语气半是挖苦、半是调侃。
亚欧上市已经走到了最后一步,预计时间就在年后3月,他最近常驻香江。
陶玉墨对他的挖苦不以为然,淡定的说道:“让他们骂去吧,骂得越欢才越好!”
闻言,杜峰看向她,“我怎么感觉你有点故意的?心里憋着什么坏心思呢?”
“狗嘴里吐不出象牙!”
陶玉墨白了他一眼。
“她啊,这叫黑红!”
林朝阳放下手中的茶杯,打趣着说道。
杜峰好奇的问:“黑红?什么叫黑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