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搜读>穿成帝王的心腹大患讲的什么 > 第64章(第2页)

第64章(第2页)

江玉轻轻点头。

百姓自挖河渠,的确能够解决一时燃眉之急,并更为省工省时。

但是却会给后世留下不小的隐患。

要想福泽后世、不留隐患,必须由朝廷组织屯田进行统一布置。*

这工程并不急于在短时间内完工,可是对于未来河网水系的规划,却要先一步完成。

眼前的这幅图童海霖已经绘了几天,图上的线条密密麻麻,已能隐约看见河网的雏形。

“童大人的度可真快。”

江玉也不由震惊于身边人的效率。

童海霖这几日水土不服,白天还有其他工作。

没想到竟还能挤出时间将图绘制得如此仔细。

童海霖自豪又欣慰地看了一眼桌上图纸,末了忽然皱眉说:“这图上只是辰江周围一部分沼泽,若想全部绘完,还需要不少的时间。”

他的语气有些沉重。

此时还没有人相信,气候湿热、人烟稀少的东南三郡,未来将会物阜民丰。

身为前朝旧臣,并经历过连年战乱的童海霖,本能地怀疑应长川是否愿意投入精力完成这项工程。

江玉听出了他的言外之意。

但并未直接回答。

江玉笑了一下,起身向船舱外看去。

不远处,十几名士兵已经垦出了一片天地。

“童大人不必多虑,东南三郡驻兵众多,哪怕是为了军饷,陛下也必定会派人屯田,”

江玉停顿片刻又说,“更不论东南三郡的流民问题,也可用此法解决。”

说着,他不由攥紧了手心。

前几年大周的战乱,主要爆在南方地区。

无数流民随之北迁涌向昭都附近顾野九及家人便是如此。

昭都所在的怡河平原承载能力有限,养不起这么多的人,时间久了必生祸端。

假如东南三郡能屯垦出来,那么朝廷也可将那些原本因为战乱、灾荒而背井离乡的百姓迁移至此。

届时,天下定将更为安稳。

楼船停泊的位置,距离桃延郡的邑也就是“省会”

不远。

而桃延郡又正好位于东南三郡正中央。

这几日,不仅桃延郡太守宣文力,其余两郡的太守,也提前赴此处向江玉汇报政务。

江玉一行人并没有大肆宣传疏田导水之说,但也没有刻意背着百姓进行。

时间久了,也开始有大胆的百姓凑上前来细看。

沼泽上的水田一点点变得清晰,围观的百姓也越来越多。

这一日,终于有人忍不住激动地上前,想要对江玉一行人说些什么。

庄有梨听了半天也听不明白,终是忍不住转身问道:“这个老伯说什么呢?有人能听懂吗。”

俗话说,十里不同音。

原主虽也是南方人士,但是兰泽郡与桃延郡之间有一定距离,眼前人的话江玉也听不明白。

玄印监们不由面面相觑。

沉默片刻,曾是流民的顾野九总算站上前说:“他问,这块田开好之后,可不可以让他来种。同时还让大人放心,说他未来定每年上缴租子。”

远离昭都的百姓,对朝廷的概念都很模糊,甚至时常有人不知已改朝换代。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