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爷脸色一沉,笑意全无,只感大事不妙。信手一挥,屋中丫鬟家丁悉数出去,而后门被关上。
“王爷,机会来了……”
刘养正说着,从怀中掏出一封密信,打开一看,原来弘治皇帝于半年前重病不愈,不久前就驾崩了,皇太子朱厚照继位,其不理朝政,贪于享乐。宠幸八虎。现在,刘谨,张永等八名太监把控朝政。朝中文武敢怒不敢言,有苦说不出……
“哈哈哈,天助本王,天助我大宁,天助我朱宸濠。天要亡你燕贼……”
宁王犹如狂一般咆哮着,双目中充斥着怒火与杀气。毕竟这一天他等了二十年。
过了许久,方才平复。又将目光转向一旁的刘养正。举着信纸问道:“此信是否可靠,信使呢?传来,本王要见他。”
“回王爷,千真万确,信使在半个时辰前来到我府中,将信交与我后便昏了过去。想是这半月来快马加鞭,日夜不停赶路,疲惫不堪。所以,才昏迷不醒。”
刘养正顿了顿又道:“此人名叫刘泽,乃是我的亲信。这几年来奉王爷之命一直在京城密探消息,此人胆大心细,绝对可信。”
说话间,二人目光相交,只见他眼神坚定。不得不让王爷信服。
“好,好,好。你信得过的人,本王自然信的过。等他醒来,本王要重重赏他。”
宁王振道。
听到有赏,刘养正大喜。
“皇上……哦……不对……是先皇。先皇年长我几岁,正值春秋鼎盛之年,且励精图治。勤于政务,是一位贤德之君。不料,天妒英才。如今,英年早逝,本王原以为这一生都不可能完成祖宗遗训。一雪我宁氏大辱,现在天赐良机,时不我待。既然小皇帝无才无德,做这天下之主,那就怪不得本王了……”
说着,加重了语气,咬牙切齿,面露凶色。刷刷刷,宁王将手中“大作”
撕碎,朝天一抛,满天飞舞……
一旁的刘养正自然明白其中深意,当年在靖难一役中,燕王朱棣使诈将宁王朱权带上这造反的不归路。原因就是宁王统帅之下的朵颜三卫战力强悍,而且宁王本人亦是骁勇善战。在靖难之役中立下赫赫战功,如若没有宁王相助,那燕氏一族命运难料。为了让宁王死心塌地,燕王信口开河,对其承诺靖难成功后,二人平分天下。结果宁氏一族被贬南昌。从此,宁氏一族对燕氏一族表面臣服,实则恨之入骨。而且暗中厉兵秣马,准备雪耻。
那几个大字“兔死狗烹,鸟尽弓藏。”
是写当年汉高祖刘邦夺得天下后不念同袍之情,滥杀功臣。从而暗讽永乐皇帝背信弃义,不念兄弟之情。
“子吉啊,你跟本王几年了?”
宁王问道。“五年有余了,王爷。”
刘养正沉思片刻回道。
“时光飞逝,一晃都五六年了,这些年来,本王待你如何?”
宁王问道。刘养正愣道“王爷对属下情同再造,小人无以为报,唯有为王爷鞍前马后,肝脑涂地,以报王爷大恩”
说着扑通一声,跪倒在地。
刘养正余光之中,只见书架上堆满了书卷,皆是布满了灰尘,想来王爷少有开卷。恍惚之中,一册落在角落的书籍映入其眼帘,正是《三国演义》
“起来吧。多年来你的忠心本王是知道的……”
王爷说着,将他扶了起来,拍了拍其肩膀,继续说道:“本王记得初见你时虽是窘迫,但你的韬略不输道衍啊,本王甚是欣赏你的才能……”
听到此处,刘养正心中热血翻涌,全身冒着大汗,心中盘算这道衍为何人呐!自己竟能与靖难第一功臣相提并论?当年永乐皇帝正是因为道衍这样的谋士相助,才取得天下。王爷之言,他要做燕王,要我做他的谋臣“道衍”
。
“臣多谢王爷知遇之恩,愿为王爷效犬马之劳……”
刘养正朗声道,心中狂喜。因为他知道自己梦寐以求的大好前程,高官厚禄指日可待。
“哈哈哈哈哈哈,很好。”
王爷笑道,刘养正也得意的笑了起来。
过了许久,“这天大的好消息,本王要亲口告诉列祖列宗,让他们知道大仇得报之日不远矣,让列祖列宗在九泉之下保佑本王。”
宁王喜道。
说着,“来人。”
宁王对门外喊道。当即门被打开,两名府卫走了进来。“本王要祭拜祖宗……”
一语未了,却见刘养正面色纠结,似乎有话要说。
“你还有话要说?”
宁王看着刘养正一脸难堪的神色问道。
“嗯嗯,王爷祭拜祖宗固然是好,但此事不宜声张,王府中鱼龙混杂,倘若让锦衣卫将消息传了出去,不仅大业不成,而且小命难保,那可是大大的不妙啊。”
刘养正眉头紧锁,一本正经说道。
宁王点了点头,道:“对对对,还是你心细,此事不宜声张,那依你之见?该当如何?”
“在下认为?祭祀典礼不应大肆举行,王爷只需带着世子和几名护卫到祠堂祭拜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