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妙云见状,也分别跟朱元璋和朱标告别跟着朱高炽他们出去。
待徐妙云轻盈离去后,马和神色肃穆,急忙屈膝跪地,声音清朗且恭敬:“奴才马和,叩见陛下,叩见太子殿下!”
朱元璋微微抬手,语调平和地说道:“起来吧。”
朱樉跨前一步,面上洋溢着自信的神采,开口说道:“老朱,大哥,这便是我先前跟你们说起的那位人才。”
朱元璋微微点头,目光如鹰隼般审视着马和,略作沉吟后,开口道:“行,从今日起,你便叫郑和吧。朕现暂时封你为工部主事,即刻去跟工部一同负责造船事宜。待征讨完倭国,朕自会再行封赏。”
郑和听闻此言,眼中满是惊喜与感激,再次重重跪地,叩谢恩:“奴才谢陛下赐名!谢陛下隆恩浩荡!”
他心里清楚,对于征讨倭国之事,自己位卑言轻,不该随意打听,只需遵照朱元璋的吩咐行事即可。
“行了,你先去工部上任吧。”
朱元璋挥了挥手,语气沉稳。
“是,陛下。”
郑和恭敬应答,随后,王景弘走上前来,领着郑和稳步退出了房间,二人的脚步声在寂静的廊道里渐渐远去。
王景弘领着郑和踏入工部,那工部尚书早早就听闻动静,赶忙迎了上来,脸上堆满了笑容,恭敬地问道:“王公公今日大驾光临,可是陛下有什么重要吩咐?”
王景弘微微昂,眼神透着威严,说道:“咱家今日来,是奉陛下旨意,给工部送个人才。就是咱家后面这位,陛下封他为工部主事,让他协助你们建造战船。”
郑和赶忙上前一步,抱拳行礼,言辞恳切:“郑和拜见大人!”
工部尚书连忙伸手虚扶,脸上挂着和善的笑容,说道:“以后咱们都是同僚,不必如此客气。”
王景弘又补充了一句:“此人可是秦王殿下举荐而来的!”
“秦王殿下!”
工部尚书听闻,瞪大了眼睛,眼神中闪过一丝惊讶与敬畏。自五年前秦王在众人面前曝光了自己的实力后,朝中便无人敢轻视他。
更何况,秦王一人灭掉吕家满门的事在朝中传得沸沸扬扬,这些位高权重的大臣们各自都有情报渠道,也都听说江南士族的覆灭似乎也与秦王脱不了干系。想到这些,工部尚书的态度愈恭敬起来。
起初,工部尚书瞧着郑和不过十六岁上下的年纪,心里难免有些不以为意,只当是个毛头小子,能有多少真才实学。
然而,当听闻这是秦王殿下举荐的人才后,他脸色瞬间一变,态度来了个一百八十度大转弯,立马热情地拉住郑和的手,脸上堆满了亲切的笑容,关切地说道:“以后在工部,有什么不懂的,尽管来问本官,不要客气。”
郑和受宠若惊,微微欠身,恭敬地回应道:“多谢大人关照,郑和定当铭记于心。”
这时,王景弘见事情已安排妥当,便开口说道:“那咱家就回去复命了。”
工部尚书连忙拱手相送,脸上堆满笑意:“王公公慢走,一路小心。”
郑和也跟着行礼,言辞诚恳:“多谢王公公带路,此番恩情,郑和日后定当报答。”
王景弘微微点头,转身迈步离去,留下工部尚书和郑和在原地,随后工部尚书便拉着郑和,开始介绍起工部的相关事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