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搜读>大明熊英别怕二叔来了 > 第6章 藩王制度的隐患(第2页)

第6章 藩王制度的隐患(第2页)

朱樉走上前来解释道。

“咱不听你狡辩!你身为皇室宗亲,一举一动都关乎着皇家的颜面和朝廷的威严,如此肆意妄为,岂能让人信服!”

朱元璋的声音如洪钟般在奉天殿内回荡,震得众人耳膜生疼。

“来人!”

朱元璋大手一挥,厉声喝道,“将秦王拖出去,打二十大板,让他好好长点记性!”

“好好好,老朱,我才治好了母后和雄英你就卸磨杀驴,既然你不讲情面,那我就和你玩把大的!”

朱樉心里暗自思忖。

“父皇,且慢!在此之前儿臣要弹劾一个人!”

朱元璋死死地盯着朱樉,眼中闪烁着危险的光芒,冷冷开口:“你要弹劾谁?说不出个理所然来,今天这顿板子是免不掉!”

“儿臣要弹劾的是凤阳钟离人朱重八,也就是洪武大帝朱元璋,您推行的藩王之策,眼下看似是为了巩固我大明江山,可实则是给后世子孙留下了巨大的隐患,堪称亡国之策!”

此言一出,奉天殿内顿时炸开了锅,大臣们纷纷倒吸一口凉气,看向朱樉的眼神中满是震惊与恐惧。有人甚至忍不住低声惊呼,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竟然有人敢在朝堂之上公然弹劾朱元璋。

朱元璋的身体微微一震,脸上的表情瞬间变得复杂起来,有愤怒,有震惊,更有一丝难以掩饰的失望。他死死地攥紧了拳头,指关节因为用力而泛白,一字一顿地说道:“你好大的胆子!今日你若不能给咱一个合理的解释,就别怪咱不念父子之情!”

朱樉没有回到朱元璋,转过头来看着户部尚书郭桓:“郭尚书,现在每年给藩王的俸禄一共是多少?”

“回秦王殿下,现在每年仅给藩王的俸禄是8o万石。”

郭桓答道。

“好,父皇您将诸位皇子分封到各地为藩王,让这些藩王可以在边疆抵御外敌,在内部拱卫中央,乍一看万无一失,我们先不说以后藩王权力过大,现在只说说俸禄的问题。您规定每个藩王每年的俸禄是5万石,现在加上我您有16个儿子,那一年就是8o万石,您规定藩王不工,不农,不商,按生多少孩子领取俸禄,那就算的少一点,我们每个藩王这一辈子只生1o个,那算上我们自己就是16o个,每年5万石,就是8oo石,看着不多,那下一代144个子孙再每人生1o个,就是144o个,就要7ooo万石。

刨除因病去世的,意外去世的,怎么也要5ooo万石左右,父皇你疼爱子民,经常减负免税,现在一年的税收仅有8ooo万石,而藩王就要5ooo万石,那官员的俸禄不了?宫中的支出不算了?各地自然灾害不管了?那时就是真正的天下养猪(朱)。。。。。。”

(这里一年的税收8ooo万石是虚构的,大家不要介意)

朱元璋听闻此话,仿佛遭受到了晴天霹雳,原本威严的面庞瞬间变得毫无血色,苍白如纸。

“你算得不对,假的,咱只是想子孙过的好一点有什么错?”

声音在空旷的大殿内回荡,带着一丝颤抖。

户部的官员们早在朱樉报出数字的时候就掏出算盘,噼里啪啦地拨动,越算他们的脸色就愈苍白,神情也越来越惊恐。

这时郭桓缓缓地从官员队列中上前来,他的声音带着一丝颤抖:“陛下,秦王殿下算的没问题,而且还是保守计算了……”

此言一出,犹如一颗重磅炸弹,再次在殿内炸开。大臣们交头接耳,窃窃私语,眼神中满是震惊与担忧。有的大臣难以置信地摇着头,有的则面露惶恐之色。

朱元璋身形一晃,差点站立不稳,他下意识地扶住身旁的龙椅,眼神空洞地望着前方,嘴里喃喃自语:“怎么会这样……怎么会这样……”

他怎么也没有想到,自己精心为子孙后代谋划的藩王之策,竟会带来如此巨大的隐患。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