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多会,茶博士点茶完毕,接着下一步骤----分茶。
分茶,又称茶百戏、水丹青、汤戏、茶戏。
所谓茶百戏,就是仅利用茶和水,使得茶汤纹脉形成文字和图案的茶艺。
甘诚显然精于茶道,慢悠悠的说“陶谷着《清异录》,共六卷,内分三十七门,在《荈茗录》中记载‘茶百戏茶至唐始盛。近世有下汤运匕,别施妙诀,使汤纹水脉成物象者,禽兽虫鱼花草之属,纤巧如画。但须臾即就散灭。此茶之变也,时人谓之茶百戏。’有下汤运匕,别施妙诀,使汤纹水脉成物象者,禽兽虫鱼花草之属,纤巧如画,但须臾即就散灭。……”
冯过几人位置较居中,正好可以看清茶博士的举动。
讲真,虽然次见识,冯过却并未有太多惊愕,这茶百戏与那世的咖啡拉花实有异曲同工之妙,但亦有不同。
茶茶百戏只是茶和水,没有其他的原料,通过特殊的处理方法,使茶汤形成多种图案;咖啡拉花是利用咖啡和牛奶,两种不同性质和不溶性的原料,呈现出多种图案。
茶百戏给人一种朦胧的意象,非常适合中式书法和绘画,浓重的山峰,袅袅炊烟;咖啡拉花是利用牛奶比咖啡轻的原理,在浓缩咖啡上倒牛奶来创造图案,给人的感觉和茶百戏完全不同。前者重意,后者重型。
图案变幻亦不尽相同,因为茶百戏图案仅靠茶汤形成,所以过一段时间之后,图案就会消失,然后再重新作出新的图案,一再改变,很是奇妙;而咖啡拉花只是一种固定的图案,且之后不能改变。
正暗自赞叹间,却听费懋贤大声吟道
“分茶何似煎茶好,煎茶不似分茶巧。蒸水老禅弄泉手,隆兴元春新玉爪。二者相遭兔瓯面,怪怪奇奇真善幻。纷如擘絮行太空,影落寒江能万变。”
咦,费懋贤这是作甚?诗兴大么?
“却让民用拔了头筹……”
甘诚挠挠头“好诗。”
费懋贤笑道“抛砖引玉罢了。”
话虽如此,费公子心下却较为自得,嗯哼,这诗颇有大昌诗风,可是费了不少心思的。
在余者看来,抛砖引玉?拿板砖砸场子的吧。但在这种场合可不能认怂哪,即便无法获得董小宛的青睐,还有其他红倌人、清倌人呢。
这便是所谓的“斗茶令”
了。斗茶令,即在斗茶时行茶令。行茶令所举故事及吟诗作赋,皆与茶有关。茶令如同酒令,用以助兴增趣。
茶令流行于江南地区。饮茶时以一人令官,饮者皆听其号令,令官出难题,要求人解答或执行,做不到者以茶为赏罚。
真正的茶令其实是考校阅书之广、记忆之强----烹茶,指堆积书史,言某事在某书某卷第几页第几行,以中否决胜负,为饮茶先后。中即举杯大笑,至茶颠覆杯中,反不得饮而起。与用此法行酒令不同,是赢家方可饮茶,而不许输者品茗。
又或指一物为题,各举故事,不通者罚。
茶令游戏时,全神贯注,调动每一个细胞回忆脑海里有的故事。做不到者以茶为赏罚。对于嗜茶者来说,罚一次不许喝茶,就已经十分惋惜了。
“费公子好文采……”
甄金莲笑嘻嘻地赞了声,小丫鬟可是今日令官,口齿伶俐着呢“不过,今次茶令却是容易些,行令者可诵前人诗句,亦可自作,但必与‘茶’有关,过关者方可饮茶一盅,以饮茶最多者胜。嗯,譬如,将火寻远泉,煮茶傍寒松。”
说罢,她自饮一盅,吐吐舌头“好烫”
。
这般茶令倒真是容易许多,甘诚抢着说道“我先来……一碗喉吻润,两碗破孤闷,三碗搜枯肠。”
也不等甄金莲话,自去饮茶。
这厮倒是机敏,知晓抢占先机,毕竟与茶有关的诗句有限,自然是先说者占优。
“蜀土茶称圣,蒙山味独珍。”
徐元杰亦行一令,饮茶一盅。
接着是刘几“扬子江心水,蒙顶山上茶。”
冯过想了想,念了那个时空明代童汉臣的对联“水汲龙脑液,茶烹雀舌春”
。
这煮的茶香则香矣,味道有些怪,非他所好的泡茶,但也算别有一番滋味。
喜欢鼎定河山请大家收藏鼎定河山本站更新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