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搜读>伞匠娘子的水乡生活 > 第44页(第1页)

第44页(第1页)

  赵老板看了一眼叶氏,见是个妇人,且看起来性子内敛的很,心里放心了,忙道,“哟,黄小哥你说过的,我自然会给你留着的。今儿他家最后一天卖油条了,你们要是租了,就从下个集开始吧,仍旧按原来的惯例,一个月九十文钱,你们看可行?”

  黄茂林看了叶氏一眼,叶氏微微点头。

  黄茂林笑道,“自然是行的,赵大叔您一向公道,我们谁不知道呢。”

  赵老板哈哈笑了,“既这么着,咱们就把文书签了。”

  叶氏忙给赵老板见个礼,“以后劳烦赵老板多照应了,我夫家姓韩,娘家姓叶。”

  赵老板也拱手回礼,“韩家娘子好,不知您要做何营生?”

  叶氏认真回答道,“家里有个油坊,我预备每个集挑几十斤菜籽油来卖。再带一些自家种的菜,多少能换两个钱。”

  赵老板沉吟了一下,试探着问道,“不知可是韩敬平韩老板家?”

  叶氏抬头看向赵老板,又屈膝行个礼,“赵老板认得我当家的?”

  赵老板摆摆手,“嗨,韩老板以前常来的,镇上几个人不认得他。弟妹既然是韩老板屋里人,你们才来,一个铜板还没挣到手呢,我先给你们免十天租子吧。往常我也是在韩老板手里打油吃,你们好久没来了。”

  叶氏也不矫情,忙不迭地道谢,“多谢赵老板关照,我们以后定会安生做买卖,不给你添麻烦。”

  赵老板笑了,“韩老板是条汉子,他的家里人,我自然是放心的。二郎,二郎,拿纸来。”

  赵老板声音才落下,他家小儿子立刻就拿了纸出来,赵老板写了文书,一式两份,自己先按了手印,叶氏也按了手印。黄茂林和梅香都看了一遍,上面的日子是从十天后开始的。

  写过了文书,赵老板把自己那一份收起来,叶氏也收起了另外一份。

  赵老板嘱咐叶氏母女,“弟妹后天就可以来了,你们孤儿寡母的,头一天别弄多了,要是卖不完,再挑回去也受累。你们先干几天试试,要是能干下去就好生干。”

  赵老板不好说要是你们干不了,就当我送你们十天,全当看在韩老板的面子。

  叶氏再次道谢。

  黄茂林在一边赔笑,“我还担心婶子在这里人生地不熟的,这回可好,遇到赵大叔这样的好人。”

  赵老板哈哈笑了,“黄小哥快去吧,你家豆腐摊来人了。”

  黄茂林听说来客人了,忙别过赵老板就往外走,叶氏母女也跟了上去。

  第33章局外人一语惊人

  叶氏见他忙碌,从对面卖油条的那里买了几根油条,把其中两根用纸包好,放在豆腐摊子上。

  那边,梅香正在和卖油条的老板搭话。

  “老板,听说您要县里了,恭贺您步步高升呀。”

  老板笑道,“承您吉言了,姑娘小小年纪,嘴巴倒甜。”

  梅香笑问,“老板,您去县里,这摊子也要带走吗?”

  老板有一搭没一搭地和梅香说话,“那倒不用。”

  梅香笑了,“大叔,实不相瞒,您这位置我家租了,您这柜台能不能转给我?总比白放着强些。”

  老板惊讶地看向她,“你一个小孩子家家的能做主?”

  叶氏在那边见梅香和卖油条的说个没完,忙过来问。

  梅香问叶氏,“阿娘,咱们要不要弄个柜台?若东西都摆地上,看着就不上台面。”

  这话把叶氏问住了,韩敬平以前来卖油,也会带两个凳子,把油桶放在凳子上。若她们母女也天天带凳子,也太费事了些。

  梅香笑道,“阿娘,这个大叔家的柜台愿意转手呢。”

  叶氏问卖油条的老板,“不知您这柜台作价几何?”

  黄茂林那边这会子没有客人,也过来看看。

  卖油条的老板没有回答叶氏的话,而是先和黄茂林打招呼,“黄家小哥,这是你家亲戚?”

  黄茂林笑道,“这是我表婶。”

  卖油条的老板知道黄家小子懂行,也不敢太糊弄叶氏,“这位娘子,你若真想要这柜台,给我五十文钱吧。”

  还没等叶氏回答,黄茂林立刻眯起眼睛笑了,“方老板,您这柜台都用了多少年了,上面都是油渍。再说了,您这也不是什么好料子。多的没有,二十文钱,您干不干?”

  方老板立刻笑骂他,“你个贼小子,还不如让我白送算了。”

  黄茂林也打哈哈,“您老这一去县里,在大酒楼里干活,一个月少说三五两银子,以后吃不完用不尽的,哪里还在意这几文钱。”

  方老板如今最得意的事情就是他要去县里一家大酒楼里当师傅了,听黄茂林这样奉承他,也哈哈笑了,“也行,看你的面子,不过二十文也太少了,二十五文吧。”

  黄茂林又看了叶氏一眼,叶氏微微点头,黄茂林搓搓手,“二十五文也行,不过,把您这两张凳子也给我表婶吧,总得有个坐的地方。”

  方老板咧嘴笑,“行行行,都给你们。我今儿再用一上午,罢集了才能给你们。”

  黄茂林点头,“不妨事,我今儿上午一直在,您到时候给我也行。”

  正说着,豆腐摊那边又来人了,黄茂林忙赶了过去。叶氏和方老板打过招呼,也带着梅香过去了。

  等黄茂林又打走了一拨人,叶氏对黄茂林说道,“黄小哥,您这摊子晚上都放在那里呢?”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