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姐你和二妹、三妹一人一斤五花肉,三斤血豆腐你们也分了。”
苏大姐乐呵呵,表示一会儿就给苏二妹、苏三妹送去。
“我还在上班,就不陪大姐说话了。”
苏清之拿了毛帕将手擦干净,目送苏大姐拎着肉还要血豆腐离开。苏大姐一走,小孙就不知从哪儿钻出来。
“昨儿苏大姐和何奶奶吵架了。”
“嗯?”
苏清之看向小孙。
小孙家就住在苏大姐、何姐夫所住的筒子楼,还是隔壁。
苏大姐和婆婆之间的关系,一向不好,不知道吵了多少回架。对于他们婆媳俩吵架,苏清之其实一点不奇怪,他奇怪的是,苏大姐一向要面子,要吵也要去何奶奶住的筒子楼吵架,怎么会在自己住的地方,跟‘找上门’来的何奶奶吵架?感觉整个过程都透着一丝诡异。
不过苏清之并不想了解,他冷静的问小孙。“就我姐那个脾气,跟婆婆吵架,不是很正常的事情。”
小孙:“哎,好像是和孩子有关。”
“和孩子有关?”
苏清之猜测:“跟昨天爱国离家出走跑来找我有关?”
“应该是和爱军有关。”
“爱军才多大!”
苏清之挺无奈的,可谁让苏大姐是亲姐,讨厌归讨厌,说真的,苏清之并没有放任不管的想法。
接着又道:“我算是懂了,就我姐那个臭脾气,真的少有人受得了,得亏我姐夫脾气好,不然啧,她连生三个儿子也白瞎。”
小孙给苏清之竖起大拇指,显然佩服他帮理不帮亲的态度。
“不是爱军,是爱兰。”
小孙说出何奶奶跑去找苏大姐吵架的原因。何爱兰是何姐夫弟弟何老三的女儿,今年7岁。何家老三年轻时候,顶替哥哥姐姐下乡,在下乡待了10年,在当地娶了老婆后才有机会回来。
虽说前几年大动荡,很多地方的学校都停课了。但现在小学以及初中、高中甚至大学(工农兵大学)还是有的。
何爱兰7岁,刚好可以进入小学读书。何姐夫是镇小学当老师,完全有办法让还是农村户口的何爱兰去镇小学读书,唯一麻烦的,大概就是镇小学不提供学生住宿,何爱兰要是还坚持去镇小学读书的话,那就只有借宿何姐夫家。
何姐夫本来就对弟弟代替他下乡的事情感到愧疚,弟弟为了女儿读书的事情找上她,何姐夫自然当仁不让的表示何爱兰入读的事情他管了。并且还何爱兰就住在他家。
得,这样的决定,由于时间没有通知苏大姐,就让苏大姐很不满意,觉得何姐夫不尊重他,反正没什么好话,惹得何姐夫跟她大吵一架,跑何奶奶家住了。
何奶奶同样觉得苏大姐这个媳妇不懂事,就去找苏大姐理论,让她懂点事,不要当搅家精。
得,苏大姐什么样儿的人啊,自然觉得何奶奶给他气受,当即就和何奶奶吵起来。
何爱国昨儿来找苏清之,可没有说这件事。怎么说呢,总归是他娘,吐槽归吐槽,实际上还是会下意识的护着。
从某些方面来讲,何爱国这孩子还算孝顺。可惜啊,这个孝顺,估计对何奶奶就不是那么好接受的。
苏清之听了小孙的话久久不语。“有些事情,真的不是我能够理解的。就好像我不理解我大姐的脾气,这些年来怎么变化如此之大一样。”
苏清之浅笑,看起来心情很愉悦。“有时候真的很糟心,总是忍不住想,我怎么会有这样的姐姐,然后我发现,或许是我想多了,我大姐从始至终都没有变过。”
“她就是那样的人。自己淋过雨,绝对会把别人的伞撕碎。以前我爷爷奶奶在的时候,看我妈很不顺眼,觉得都是因为我妈,才生下我姐那种脑残。”
“我记得苏大姑挺和善的啊!”
小孙疑惑:“所以苏大姐是怎么养成泼辣不服输的性格?”
“怎么养成的。因为我爸妈不是特别重男轻女咯。”
封闭落后的农村,其实有很恐怖的习俗。比如从封建社会就流传下来的洗女。意思是将家中的女儿杀掉,只留下男丁。
老实讲,很多十代单传、十八单传,都是这样来的。
不是子嗣少,也不是运气好,只生了一个儿子传宗接代,而是多余的女儿都被杀了,怕她们的存在,会拖累儿子来投胎。
可是老苏家没有,最起码五代里是没有洗女的恶俗,虽说每代只有一个或者两个男丁,但是女儿的命,是没有随便放弃的。
而且还养得不错,最起码衣食无忧,且有书读。
按理说,日子过得比一般女孩子要好的苏大姐,除了性格强势以外,没什么其他的毛病。但恰好相反,苏清之觉得苏大姐就是吃太饱了,所以做的有些事儿,真的是超一言难尽。
是人都难以理解。
苏清之呢,就更不用说了,有时候苏清之都会怀疑,或许是自己想多了。
“算了,不提他了。”
苏清之转而道:“今天早上没猪杀,不知道下午会不会有猪送来。”
“没有,要送来,昨天一并儿送来了。”
“也对。咱屠宰场,可是有冰库的。”
又说了一会儿话,就有人来喊吃饭。苏清之早上忘了‘带’便当,就随大流,让小孙拿着搪瓷缸去打菜。
屠宰场提供的午饭,一般是一荤一素,汤没有,有的话,也是刷锅水。饭的话,有时候是三合面的馒头,有时候是杂粮米饭。
纯大米饭是有的,不过嘛,很少供应。一个月的话,员工缴纳3元的伙食费。相当于一天一角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