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承泰却微微一笑,轻声说道:“无事。”
这两个字如同一股清泉,瞬间浇灭了他内心的自责。
他不禁松了一口气,心情也随之变得愉悦起来。
李承泰心中已经给陌景玉打上标签。
看来是宇哥的小迷弟,刚刚我说的话应该是刺激到这个小迷弟了。
想到这里,他不禁露出一丝笑容,他揽过对方的肩膀,笑着说道:“走,我们继续聊。”
两人又重新勾肩搭背,一路上有说有笑,聊的全是陌宇。他们分享着彼此对于陌宇的喜好和敬仰之情,仿佛找到了共同的话题和兴趣爱好。
随着时间的推移,两人之间的友情在这两天内迅速升温。
……
两日后,中洲城的传送殿大门前。
副将带着士兵在半途中,选择了一处离前线较近的城池先行离去,踏上了返回军营复命的道路。
李承泰和陌景玉,因着同一个目的地而结缘,掌柜安排的修士也随将士们一同离去。
在传送殿的门前,陌景玉与李承泰相互对望,彼此的眼中都流露出一丝不舍与期待。陌景玉轻声说道:“李兄,今日一别,不知何时再能相见。”
李承泰微微一笑,回道:“陌兄,庆功宴上定能再聚。届时,我们再畅饮一番,共话英雄事。”
随后,他们各自转身,踏上了回家的路。李承泰没有选择回到自已的皇子府,而是决定带着这一身的狼狈样直接前往皇宫。
乾皇宫的御书房内,气氛凝重而压抑。乾皇端坐在龙椅之上,神色严肃,他召集了朝中的重臣们,共同商讨着赵国归降的事宜。
乾皇:“诸位爱卿,明日,赵国的使团便到了。诸位可还有异议?”
吴文博兵部尚书站出来,沉声道:“陛下,微臣认为,应当趁此机会一举消灭赵国。”
他的声音低沉而坚定,带着一种果断和决绝。他的提议虽然直接,但也反映出他对赵国的轻视。
镇国公则上前一步,拱手说道:“陛下,微臣认为吴尚书所言有误。如今赵国归降之心已定,且全国皆知,如果此时拒绝他们的归降请求,将会引起赵国上下的不满和反抗。此外,若要消灭赵国,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这对我国来说也是一笔巨大的负担。因此,微臣建议陛下尽快接受赵国的归降请求,同时剥夺相关人等的权利,统一管理,确保他们不会反叛。”
镇国公的话可谓是说出了在场所有人的心声,毕竟,想要消灭赵国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且不说赵国本身的实力强弱,单说这一战打下来需要耗费的人力物力财力就是一个天文数字,如果真的还要和赵国开战,那对乾国来说绝对是一个不小的负担。
而此时的乾国,已经在北方和吴国交战,西南方向又和齐国交火,实在不宜再挑起一场战争。
兵部尚书自然也明白这个道理,但他之所以提出这个建议,其实也就是逢场作戏罢了。
作为一个官员,他很清楚自已的身份和地位,他选择用一种委婉的方式向乾皇进言,让皇帝能够理解其中的利害关系,并做出明智的决策。毕竟,作为一名臣子,最重要的任务就是辅佐皇上,而不是一味地附和。
当然,作为一名官员,有时候说话也要注意分寸。比如现在这种情况,虽然大家都心知肚明,但如果没有人开口,他们也不敢轻易发言。万一猜错了皇帝的心思,说错了话,那后果可不堪设想。
说不定皇帝就会龙颜大怒:“你在教我做事?拖下去砍了!”
到时候,可就真的是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了。
此时,镇国公再次开口,语气严肃,沉稳有力:“陛下,赵国归降事宜必须尽快敲定,如此,既避免将士无谓的牺牲,也能节省乾国物资。赵国归降,百利而无一害。况且,二皇子传回的情报,想必各位也都看过,东洲战事已过半。虽然目前修仙界尚未传出消息,但修士之间的战斗不同于世俗界,他们更注重杀伤力。一旦双方交战,必定会迅速消灭敌方的有生力量。其模式并不与我们世俗界一般,还得攻城拔寨。若是明日传来两族已被荡平的消息,赵国反悔,我国必将陷入被动局面。甚至可能无法灭掉吴国。”
话音刚落,其余官员异口同声的说道:“微臣附议。”
见此情形,乾皇紧绷的脸也舒展开了,开口说道:
“赵皇如何处理?诸位爱卿有何意见?”
太师:“陛下,以微臣之见,大可让他当一个闲散王爷,将其软禁于中洲城中。至于其余官员,可将其家小也一同接来。待我乾国大军攻下吴国后,木已成舟,届时就算是赵皇反悔,我乾国亦不怕。届时,为官者,可用者留,无用者让其卸官便是。”
“臣附议。”
“臣附议。”
乾皇微微颔首。
他看向太师,沉声道:“就照太师所说去做吧。使者来的时候,便由太师率领众人前去详谈,务必将此事办妥。”
太师恭敬地拱手道:“谢陛下信任,臣定当不负所托。”
此时,一名大太监躬身走到乾皇身边,压低声音在他耳畔低语几句。
乾皇听后,脸上顿时浮现出一抹笑容。
他挥手说道:“快,让他进来。”
众人都好奇地望着门口,心中暗自猜测着到底是谁来了,竟然让皇帝如此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