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军还真给她介绍了一个徐州老乡,“她男人在码头干活,儿子做一个小货郎卖东西,一个女孩也能干活了。徐嫂很勤快,手脚干净,做饭口味偏北方,却也会南方菜。你既然会做那么多就教教她。徐嫂很聪慧,很多饭菜一学就会。女孩叫小香,已经十岁了,打扫没问题。”
安然见了两人,随后家里干净了,整洁了,她也清闲了。母女俩晚上做完饭就走,晚上不会留宿,这点安然很满意。一月一百斤大米,一百斤玉米面,她们要求用粮食结算,这点安然更满意,对方一样满意。
徐嫂很会做面,各种面,尤其面条,她不但会切,更会拉面。据说拉面是跟家里学的,她们家就做拉面生意。安然无事便与她学拉面,一斤面,一碗水,一勺盐,经过醒面后就那么揉啊揉,拉阿拉,直到面在手里拉伸自由。一条面便开始在两手间伸展拉长,上下翻动,打在案板上啪啪作响。
一变二,二变四,四变八,很快幻化出千丝万缕雪菜肉丝的浇头一浇,一碗劲道爽滑的雪菜肉丝拉面就出来了
徐嫂会做很多浇头,雪菜肉丝、香菇肉丁、酸笋肉丁、鸡汤面、牛肉、大肠、西红柿鸡蛋打卤面,就连小香也练就了一手拉面,据说那父子俩也会拉。
徐嫂在厨艺上很有天赋,她在一些大户家做过活,主家地域不同饮食习惯不同,她便与厨娘学,学了就做,倒是练了一手好厨艺。
安然便将驴肉蒸饺和各种炒菜的做法教与她,以后想吃了就吩咐一声。被人伺候的日子蛮好现在就缺一两个跑腿的,安然偶尔会叫徐婶的儿子小强跑跑腿,每次都给几个铜钱,她省力男孩开心。
洋人在修路,在建筑,商圈在扩大,哪里有机会人就往哪里扎,走在外面,衣衫褴褛面黄肌瘦的人随处可见,他们寻找活的机会,生活对这些人实在是太艰难温饱仿佛一直是这时代的主体,有战争因素,天灾因素,不得不说也有土地产量因素和人为因素。
安然不知道将来该干什么或者为民族大义做一份贡献,或者找一个地方独善其身,但现在她知道该做什么了
空间里育出来的种子不会产生基因退化现象,玉米小麦大米始终是国民的主要粮食,而土豆和红薯的高产可能挽救很多人的性命。紫玉恼怒地培育着一批批粮食,这女人绝对疯了
安然积累着大批粮食准备带回老家那边,没等她回去安舒信却来了,这回他是特意来这边的,胡家要迁回浙江,他的商队帮着搬家也顺便过来看看妹妹。
安舒信和安舒齐的突然到来将安然打了一个措手不及,兄弟俩没想到安然自己住着一栋别墅小洋楼,还依旧是一幅男装打扮。
生活看似很悠闲,只是没看到妹夫。他们脑补那个男人应该是不常来,不过能给妹妹一栋小楼应该是有钱的,既然安然喜欢兄弟俩就没说什么。
他们不问,安然自然不会提,“你们来的正好,我帮着家里弄了一批粮种想要运回去。”
“爹娘倒是提了,你确定弄到的都是高产粮种别被人骗了”
“我亲自实地收购的,不高产的不要。”
兄弟俩相信,因为他们走了那么多地方是见识过也听说过高产的粮食,只是种子很贵,家里买地后即使安然不弄他们也会弄一些。
“我买的有些多,就是不知道你们能不能带走”
“多少”
“一万斤小麦,一万斤玉米,还有一些土豆、黄豆、高粱和红薯。”
“运得走”
这样的粮食多少都运得走,再说安家买了那么多地正好用得上,自己用不了还可以卖给别人。兄弟俩没急着走,而是好好在码头港口和租界内外看了看,这里展太快了,他们只是几年没来变化就这么大
安然带兄弟俩去豪华餐厅吃洋餐喝洋酒,可惜国人的胃就是不习惯那些洋玩意于是三兄妹周转一些酒楼饭店,好吃好喝地招待着。这兄弟俩真的知道安然过的不错了,而且还很有钱。就是这洋话跟谁学的
安舒信最终没忍住还是问了安然男人的事,以后主家过来估计这边生意会越来越多,说不定哪天就能遇到,到时候别大水冲了龙王庙,一家人不认识一家人。
安然头大,兄弟俩没说多走万一沈军没事过来坐坐怎么办她还想拿他做挡箭牌呢于是当晚安然拿了两条香烟去找沈军
“安老弟,什么风把您吹来了”
沈军这阵子正准备安装织布机忙的焦头烂额。
安然将烟给他“无事不登三宝殿,兄弟有事求哥哥帮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