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则天回到迎仙宫迅与婉儿研究作战方案。武则天决定大胆起用没有作战经验的李孝逸为讨伐叛军总管,率兵三十万讨伐叛军。
婉儿明白武则天之所以启用李孝逸,是因为李孝逸的特殊身份。
李孝逸乃唐高祖李渊的堂侄,是当时唐宗室中辈分最高的,唐高宗李治活着时得管他叫叔爷。李孝逸除了辈分高别无他技。可辈分高此时却能派上大用场,李敬业他们正打着讨武匡复李唐的旗号,用李孝逸挂帅就等于撕下叛军的假面具,在政治上给予叛军重击,又无形中向天下人宣示李家王朝还是李家的王朝。这是武则天的高明之处。
但让李孝逸统领三十万大军,武则天也犯难。万一他与叛军联手倒戈,万一他兵败……无论哪个结果都会满盘皆输,所以武则天才做出决定却又立刻摇摆不定。
武则天盯着拟好的诏书愣,玉玺迟迟不敢落下。婉儿同样清楚启用李孝逸是招险棋,但婉儿更多的是担心李孝逸的能力,他不仅缺乏军事才能,还优柔寡断。
“为稳妥起见最好诏程务挺回京。”
婉儿建议道。
“绝对不可,此时边关的稳定更重要。”
武则天一口回绝。
其实武则天更多的是担心程务挺与裴炎串通一气,不要叛军没讨,反来一场宫变,那时悔青了肠子也枉然。
婉儿当然明白武则天的心思,自从李显被废,她就时刻提防着裴炎与程务挺,她调程务挺去镇守边关就是为了瓦解裴炎的力量。
“那就令魏元忠为副将,黑齿常之为后备军。”
婉儿又提议。
“倒不失为好主意。魏元忠虽为文官,但脑子灵光,二来他忠。”
武则天露出笑容。
“有黑齿常之垫后可保万无一失。”
武则天继续说。
黑齿常之,百济人,降唐后的数十年里为大唐屡立战功,纵横青藏一带,数破突厥,威震天下,进爵燕国公。嗣圣元年(684年),黑齿常之调任左武卫大将军,仍兼任检校左羽林军。
“李孝逸胜,黑齿常之则按兵不动,败,则援之。”
婉儿说。
“此计甚妙!那就命黑齿常之为讨贼江南道大总管,随时待命。”
武则天说着目光越地亮起来。
“太后英明!”
婉儿说。
“是婉儿英明吧!”
武则天淡淡一笑神色诡异。
“婉儿不过是又充当了一回太后的口舌而已,是太后英明早就胸有成竹!”
婉儿从武则天诡异的神态中断定武则天早有此计。
“应该是又一次不谋而合!好在婉儿不是哀家的敌人,否则鹿死谁手还真难说。”
武则天仿佛如释重负。
原来,裴炎请婉儿去政务殿谈事,早有眼线报告给武则天,武则天不动声色,只暗暗观察婉儿,直到婉儿献计令黑齿常之带领一支军队垫后,武则天这才放心婉儿没有背叛自己。
“太后过誉,婉儿惶恐。婉儿充其量是写诗的小器,而太后是能令天下男子均失色的治国大器!”
婉儿连忙自贬。
“差也,婉儿亦是巾帼不让须眉!有婉儿哀家无惧也!”
武则天说完爽朗而笑。
“谢太后信任!”
婉儿说着将拟好的诏书递给武则天过目,武则天接过盖上了玉玺。
翌日,即十月初六,一道诏书颁下,李孝逸为左玉钤卫大将军、扬州道行军大总管;李知十、马敬臣和魏元忠为副将,率领大军三十万浩浩荡荡开拔讨伐叛军李敬业。
李敬业探得李孝逸为讨伐大总管,自然明白武则天的用意,无非是要李敬业师出无名。师出无名就是逆贼,逆贼就不得人心。李敬业连忙召集魏思温、薛仲璋、骆宾王等商讨对策。他们一致通过一项计策,以假乱真,找人冒充李贤,然后向天下人宣告,李贤没死,现逃难在扬州,就在军队里,是李贤命令他们讨武勤王,拯救被幽禁的李旦皇帝的。
听说皇帝被幽禁,又有李贤王子坐镇,扬州城李敬业的军队情形激愤三战三捷。
李孝逸连连吃败仗,以及李贤未死的消息传到都城,武则天立刻就坐不住了。李贤还活着那麻烦就大了!一则李贤文武双全,二则他是名正言顺的皇子,是当今皇帝的亲哥哥,他具备振臂一呼江山倾的威力。
“婉儿,贤到底死没死?”
武则天阴沉着脸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