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去的地方不多,南兴城算是我最了解的地方了。我听说南兴城因为赵家的庐州商团的存在,是远比丰州富裕的,更别说与这么一个边陲小城相比了,那一定是南兴城的生活条件更好。可是在那里,我看不到快乐,说着说看不到每个人都快乐。固湾城的每一个人的脸上,似乎都有更多的笑容。”
“那庐州有钱,可不是所有人都有钱。”
孔正一嘟囔道,“不都是集中在那些大商大富的人手上呗。”
“一点不错。”
高信道,“固湾城可以说是北6现在的唯一。而我们的目标,就是要将北6所有的城市,都变成这样的地方。”
“唯一?”
禧虎不解,“有笑容就是唯一吗?”
“不不不。”
高信摆摆手,然后凑到了禧虎的耳朵边低声道:“固湾城已经被同商会的全面控制了,在同商会的制度之下,才能够做到这些。”
禧虎还是有些似懂非懂,可他想起了徐凌忠与他说的同商会的纲领:“万事民做主,天下共同商。”
这听起来的意思,似乎天下的老百姓是能够做自己的主,而不是任凭统治者的摆布。
“在同商会的治理下,人人都是平等的。”
高信音量恢复了正常,似乎不再惧怕其他人听到他提出同商会的名字,“我们会把这样的制度,带往北6的每一个城市、每一个村寨。禧悟师父,你能够加入我们,是一个非常正确的决定。我相信你也会为了同商会的理想信念,做出非常大的贡献的。”
“这个决定其实我做了很久。”
禧虎道,“一年多以前,我就知道同商会了。”
“那很早了,那时候就有人给你介绍了吗?”
孔正一笑造。
“我知道徐凌忠就是同商会的人。”
禧虎突然道,他这句话毫无征兆,完全出乎孔正一的预料。而高信就像是早就知道了一般,保持着微笑,稳稳当当的继续驾着马车。
“在帝都修建枫帝造像塔的时候,他和我一起被当做囚工,在那里做了一年多。后来新皇帝大赦天下,听说把囚工都放了。不知道他回了丰州没有。”
“回了,你应该这两天也会见到他的。”
高信点了点头,“说到这里,我倒是想起来个奇怪的事情。听徐凌忠说,你在那里的时候死在了囚工乱斗之中。怎么后来活了过来,并且安安稳稳的离开了帝都?”
禧虎被这一问,有些不知所措,顿时也不知道从何说起,想了半天,“劫后余生吧,侥幸活了过来。”
高信看出禧虎有难言之隐,并未继续追问,“你可是有很多的熟人都在固湾城啊,哈哈哈,就当是回到自已家一样吧!禧悟(hu)!”
高信的最后一声喊禧虎的名字,音特别的含糊,几乎听不清是虎还是悟。禧虎心中咯噔一下,他再看孔正一,似乎没有反应过来或者听出什么,而高信的脸上,始终有着他捉摸不透的微笑。
高信随后又向禧虎简单介绍了同商会的组织情况。这是一支由多个利益集体所组成的一个政治集体。其中,水佑王朝时期的贵族遗民,包含了曾经被尚离澜枫击败的各州诸侯的子嗣、属将等各方人士,他们以一位被称为古木先生的领袖为,被称为“源贵”
;丰州、东州的农民组织,经营着两州各大城市中的米号、粮号,分别以酒爷善和,以及大掌柜王厄为,被称为“根民”
;滨州商团以其商团领庞震为,被称为“金贾”
。这三方集体,基本代表了贵族、农民、商人三方的利益,共同组成了同商会。他们各方派出代表,建立了一个百人同商团。人员的比例中,源贵占了两成、金贾占了三成、根民占了五成。
在所有的政治决策上,源贵仅有提请的权力,需要与根民、金贾的代表共同商议投票决定。根民在百人同商团的人数中占有一半的比例,因此基本掌控了立法权力,但凡不符合根民利益的提请,都不会被通过。源贵中有不少曾经诸侯手下的属将,多有带兵作战的经验,并且不乏名将,比如徐凌忠。所以,同商会正在逐步建立的武装军事力量,基本是在源贵手中。而金贾一方基本掌控经济,同时拥有根民掌握的立法权、源贵掌握的执法权拥有监督权力。
三方力量相互制衡,其效率与实质成效,远高于尚离澜枫曾建立的内务府、政事堂和军机处的三方制度。至少目前在固湾城的运作来看,一切都是顺畅无阻的。
他们聊着聊着,马车就已经被高信驶到了一个宅院的门前。宅院中一眼望去,至少有四栋石楼,都在两层到三层之间。院墙门口除了拴马桩,并无多于的装饰,显得非常朴实。门口站着几个人,似乎正在说着什么事情。其中两人,一男一女,都只有十六七八的岁数,禧虎看着似乎非常的熟悉。
他盯着这两人的背影,几乎都忘记从马车上下来,直到孔正一大喊他的名字。
而那一男一女两个少年听到禧悟这个名字后,如同被万钧雷击,猛然后头看向这边。
禧虎看到他俩熟悉的面庞,眼眶都不禁湿润了,他轻轻的喊了两下他们的名字,又突然大喊道:“兑儿!令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