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天后,温建军跟着牛车到龙城,把货送到南区供销社就到温宁家,温宁中午下班特地回家一趟跟温建军说了一下情况。
火柴盒的价格是糊二十个火柴盒就给一厘钱,手脚麻利的,一天能糊两百到三百个左右,可以赚两三毛钱,一个月就是六到九块。
三沟子村虽然白天要上工,但是中午和晚上下了工都有时间,而且糊火柴盒的活大人小孩都能做。
家家户户至少都有三四个孩子,下地一天辛苦不说,才赚两三个工分,还不如留在家里糊火柴盒,糊火柴盒比下地轻松多了。
这样全家加起来一天至少也能糊个两三百个,一个月六到九块钱,这样的美事去哪里找。
温宁歉意道,“建军叔,我看这个活能做,怕被人分完了,所以就先应下来了。”
温建军丝毫没有被冒犯到的不快,他咧嘴大笑,后牙槽都快露出来了。
“应得好,应得好,小宁谢谢你这么想着三沟子村,叔一定把这件事儿办好。”
红军兄弟这个闺女好呀,不愧是咱们三沟子村出来的娃子,有了好处第一时间想着的就是三沟子村。
温宁,“火柴厂的货一般都是一个月交一次货,虽然有5%的折损率,不过损失越少、做得越好越有竞争力。
谁做得好谁做得赖,人家领导心里有一杆秤,火柴厂不缺订单,这是一个长期的活计。”
温建军点头如捣蒜,“人选上我一定留意,那些奸懒馋滑的一概不要,谁要是把这个活给搞砸了,我第一个不同意。”
对这个上道的堂叔温宁很满意,“建军叔,下午你搭一路公车在第十个站也就是“龙城火柴厂”
站下车,往前走三百米再左拐往里走两百米就到了。
到了那里你找生产部的李主任,跟他说我的名字就行。”
怕温建军忘记了,温宁还把路线写下来交给温建军,温建军把纸拿在手上来回看了三遍。
因着小宁的关系,他这个乡下人也算见过大世面了,连供销社、火柴厂内部都能去见识一番,够他以后老了跟孙子曾孙吹上天。
温宁又道,“对了,我觉得我爷奶叔婶他们还要再磨练磨练。”
温建军认可,“对,虽然现在已经改好了不少,不过还有进步的空间。”
温宁爷奶就是只认钱不认人,一点好处都不给肯定行不通,也得防着他们反弹,偶尔给点甜头在前面吊着就行。
叔侄俩相视一笑,像极了两只狡猾的狐狸。
下午,温建军踏上了去火柴厂的公车。
他摸了摸揣在怀里的章感慨万千,每次到龙城红军兄弟一家都好吃好喝地招待他们,他们大队更是托了温宁的福得以顺利展副业。
“建军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