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一瞧周边,尉迟敬德不必说,连同房玄龄杜如晦亦是面露喜色。
既如此,他何必出头当这个恶人。魏征心头莫名一松,却没现自己脸上同样笑意满满。
「他励精图治知人善用,广纳贤臣,听得进臣子劝诫,是明君之典范。」
李隆基本人听得不时点头,认定这必是神仙启示,说他李隆基今后也会是名垂千古的帝王,这才会在宴席上大肆夸赞他的能力。
「唐玄宗在位时曾数次更换宰相,采纳姚崇提出的“十事要说”
,后6续任命宋璟,张说,张九龄等人为相。」
「除此外,他重视官吏管理,每年十月都会派按察使到各地巡查,一旦现官吏失责,严惩不贷。行事干练赏罚分明,也是李隆基能缔造出开元盛世的主要原因。」
时任宰相的姚崇略一挑眉,向张说看去。两人之间早有不合,姚崇还被张说暗地差人弹劾过。
此番见对头名字出现在上边,心情不可言喻。
如今在神迹之下,两人维持着面上和平,没在李隆基眼皮底下生事。
开元是李隆基上任皇帝后的第二个年号,个年号先天所用时间不长。
能被后世说出盛世这种赞词,那李隆基本人定然是一代明君。
否则如何能使得举国上下兵强马壮,文治武功齐盛,只有掌权者与臣子共勉,这才能将大唐一举推上顶峰,称为盛世。
放的大明是灭亡尾端,到现在放大唐,就成了明君治世。
朱元璋虽然清楚后来的李隆基有多昏庸,那时的大唐有多混乱,可在黑幕不加遮掩夸赞下,还是心觉烦闷。
前朝之事他们没有多在意,已经知道的历史,和完全不明的未来相比,必然是后者更加重要。
或许这就是越往后的朝代,越有分优势吧。
朱标如此想了一通,又转头与太子妃常氏问了几句刚出生不久的儿子情况。
他们被传出地匆忙,常氏晚一步来,得出空闲来嘱咐人安顿好孩子。朱标这才放下心,专心去看黑幕放出画面。
「至开元十三年,就如每一位在历史上留下赫赫功绩的皇帝一般,唐玄宗李隆基在张说提议下,率百官前往泰山封禅。」
李世民虽遗憾黑幕没多放出些有用东西来供他学习学习,可单只看着自己后代被各式夸赞,也足够让此时的太宗陛下神清气爽,顶着百官无声目光自顾自高兴。
负责记录的起居郎手中毛笔都快要飞起,黑幕讲得不快,可以说得上是平缓。但他还得要记下皇帝言行,便显得一手捉襟见肘了。
起居郎恨不得大喊一声“陛下且先冷静”
,但为了脑袋着想,秉持打工人绝不认输的心态,他咬紧牙关努力跟上自家陛下这一句接一句的话,唯恐遗漏。
「大唐的辉煌是史书永远无法褪去的一笔浓墨,唐玄宗亦是其中佼佼者。」
「曾有诗写道“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
」「1」
李世民战术后仰,回想起自己国库如今可怜模样不免诧异“竟然如此富足”
李渊捏紧了酒杯,双眼睁大,父子二人如出一辙地感叹叫两人下意识又对视一眼。
李世民“”
李渊“”
罢了,还是继续看黑幕吧。
李世民这一波高兴还没结束,正是跃跃欲试想听到更多时,下一刻,巨大惊诧朝他袭来,让李世民一阵措手不及。
「但可惜,就是如此璀璨、富有、强大的帝国抵不过为君者的晚年昏庸。」
李世民笑容僵在脸上
等下,不是在说大唐鼎盛吗怎么,怎么一下子就跳到了这个结局上中间真的没有省略什么吗晚年昏庸谁谁晚年昏庸
啪嗒一声,起居郎手中毛笔被他骇然下不慎折断,幸而李世民此刻无暇顾及,起居郎惊慌下迅找来一支新笔,颤着手继续往下写。
黑幕打破了贞观君臣间这一室寂静,安然接了下去,丢下一个惊天大雷。
「因此,他亦可以被称为毁灭盛世之昏君。」
李世民捂住胸口,仿佛感受到一阵气血直冲上大脑,叫他眼前黑,只听得到最后一句。
“李隆基,你怎能、怎能”
李世民险险服下护心丸没被气到,方才喜悦全数转为了愤怒。
怎么才能叫毁灭盛世大唐难道就此如大明一般亡了请牢记收藏,&1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