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坐在惠特曼教授的辦公室里,忐忑地自我介紹,「我對成癮相關的課題很感興。」
和許多諾獎得主一樣,惠特曼教授看上去只是一位白髮蒼蒼的普通老人。
他看了看燕知雪白的捲髮,笑著認可,「你的品味和我一樣好,對科學和對時尚,都是。」
他聽見燕知問:「除了對藥物,人也會對其他東西成癮,對嗎?」
「當然,你一定做過文獻調查了。」惠特曼教授耐心地回答:「人類是有情緒的、高級的動物。比起簡單的糖水依賴和神經興奮形成的極端古典制約,人類會有更多可以誘導多巴胺釋放的信息源。」
「那這些……信息源,」燕知的目光忽閃了一下,「也可以像是糖水或者神經興奮一樣,被戒掉嗎?」
惠特曼教授很溫和地從鏡片上方看他,「你可以嘗試,知。科學就是持續地嘗試。」
燕知太想知道答案了。
先他要擁有可以匹配實驗室的知識背景,一天幾乎只睡一兩個小時。
他大量地閱覽文獻,反覆練習實驗室教給他的動物手術。
燕知知道怎麼學習,但他不知道怎麼停止。
他像是這個學校里最如饑似渴的學生,不分晝夜地上課、調研、實驗。
但其實他內心深處最清楚。
那段時間的他,只是不想看見牧長覺。
太久了。
他總是做重複的夢。
雨水,撞擊,飛機的引擎轟鳴,門縫下的血不住地涌。
每一次。
燕知都覺得自己不可能更痛苦了。
他反覆地失去。
他閱讀的綜述里平淡地描述著「壓力與悲劇」:好的悲劇不是偶發的、突如其來的意外,而是在漫長的時光里找不到根源的失重感,無力終止的慢性壓力。
燕知不知道自己算不算足夠好的悲劇,因為那麼多接踵而至的意外,不知道還能不能算是偶發。
自從他第一次在教堂看見牧長覺,燕知就停不下來去想他。
而且他總是難以相信他不是真的。
燕知坐在神經生理學的課堂里,只是一個閃念,就從隔著玻璃窗的走廊里看見了牧長覺。
不管是第一次還是第一百次,他總是想:萬一這一次真的是真的呢?
他在眾目睽睽之下,瘋了一樣地從教室里跑出去。
走廊里水滴形的泛黃吊燈被夏日的風吹得輕擺,紅白棋盤格地磚上的走廊尤為空蕩。
他總是聽到牧長覺輕笑著靠近,「天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