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记得曾经有一位舅母姓钟?”
章昺委婉地提出了旧账。
太子妃讶然:“你怎么知道的?”
“当年她去世的时候我已经出生了,虽然不大记得事,可是在我记事前后,仍然零星有人提起来。我当时很不解,为什么两家明明是亲戚,却势同水火。可是长辈们都不提,我也就没有提。直到有一天,隐约听说……”
“那是意外!”
太子妃果断地说,“女人生孩子本来就是过鬼门关,你以为我生你的时候就轻松了吗?是死是活,都是看命,都是命!”
章昺心中的疑惑终于从母亲这里得到了证实,他当然不愿意去相信是纪家故意要钟家大娘去死,他接受了太子妃的解释。
然后对太子妃道:“既然如此,身体康健的女子尚有危险,公孙佳如果出了意外,恐怕会比钟家的事情更难收场的,难道阿娘没有想过吗?公孙昂生前于国有功,这件事情,不合适。”
“她不必生育,只要好好的活着,纪家养着她!”
这就更没有道理了,章昺努力去思索他之前并不关心的“家庭琐事”
,一边沉吟分析,一边慢慢地说:“那纪家要养个闲人做什么?阿翁已经给了她许多的恩赏,够她养活自己了。再者,于公孙家而言,就这一个女儿了,嫁到纪家,公孙家岂不是要绝后?”
“什么绝后?她不能生,别人还能生呢!这东宫的孩子,都是我的子女,都管我叫娘呢。”
简直胡搅蛮缠!章昺道:“不姓公孙,就是绝后。她活着,朝廷优容她,是君恩深重,自然而然的死去了,公孙昂绝嗣,那是天意。强给她配一个丈夫,这不是做人的道理。她如果身体康健,能繁衍子嗣,那是另说。她的身体,能活得到成年就是天赐了,如何成婚,担任主母之责?”
“不用她管家,她只要静养就可以了。至于后嗣,改个姓而已,也没有什么。”
“纪家的血脉,改姓公孙?外公答应吗?”
“还有‘还宗’一说呢!”
章昺叹息一声:“那位舅母的事情既然大家都不提连钟家也避讳谈及,想必是过去了,钟家未必就占理。眼前这一个,阿娘,不厚道呀。这事不妥!阿娘不要给朝廷添乱,也不要给纪家再添仇人了,她要出事,钟家会仇旧恨一起算的。”
他即便再不通人情世故,眼里只有君臣之道,也觉得太子妃这是一步臭棋。
“他们敢!”
章昺正正衣冠往外走:“阿娘,这事不妥,不要再提,更不要对阿爹提起啦。”
“站住!”
太子妃站了起来,“我这是为了你好!”
章昺站住脚,回过头来,只觉得可笑:“您想让纪宪一娶公孙佳,与我何干?对了,这是外公的意思吗?还是舅舅的意思?”
“是我在想。”
章昺对着这位训斥了他二十多年的亲娘,终于出了生平第一声讥讽的笑:“哈?那公孙家,想必也是不知道的?两头都不知道,您给他们配了?然后说是为了我?!儿子倒真的想要请教了,又不是我要娶她!”
太子妃深呼吸了一下,招招手:“你坐下。我来问你,公孙昂去后,朝廷里能数得上号的大将还有谁?是不是你舅舅?”
章昺想了一下:“纪宸是不错,不算公孙昂,他确实拔尖。此外还有张奇、王瑜、陈亚……”
太子妃也出一声冷笑:“陈亚算个什么东西?看到公孙昂死了,就敢在丧礼上狂大笑!他不是觉得,自己也是家奴出身,家奴出身的公孙昂死了,该轮到他出头了而已。论起本事来,哪个及你舅舅呢?”
“这跟纪宪一与公孙佳又有什么关系?公孙昂都死了!”
“公孙昂出身卑贱,可他确实没有打过败仗!军中都服他。当年,我们想让你四姨嫁给他,结果……罢了,不提这个。你就该明白,这二十年来,他确实是军中翘楚,你只看到京中那场丧礼,多少部将眼睛都要哭出血来了。却不知道,军中边将也是服他的。”
“他死了。您又何必代舅舅对他念念不忘?”
太子妃道:“闭嘴!听我说!你是没经过事的,你不知道,这兵马不是你掌了帅印就是你的了。兵士会逃跑,会哗变。做了主帅,是要他们归心的!否则就等着吃败仗吧!这些人,只服公孙昂的本事。你舅舅,只有他带过的那些人服他,旁人不肯服。他要想立得住,就得有一个办法,让这些人接纳他。联姻,是最好的办法!纪家接受了公孙佳,便与这些人有了一座桥。否则,你要将这些人一一替换、收伏,不知道要花多少心思、多少时间。”
提到兵马这一段,章昺听着还真有点鲜。他的老师们讲兵法、讲练兵、讲赏罚分明,唯独在“归心”
上,老师们讲得并不透。
阿娘还是有些见识的,章昺想,口上却说:“舅舅可以慢慢来嘛,何必走捷径?况且,阿娘不是讲,男人操心宦仕,女人操心婚姻吗?您只管从婚姻来看这两个人,就不是很般配,这吃相未免难看了些。”
太子妃的脸黑了:“婚与宦是一体的,宦仕为了什么,婚姻就为了什么,都是为了家族的兴旺!”
“您为纪家确实操心了。”
章昺嘲讽了一句。别人提婚姻也就罢了,太子妃一提婚姻,他就容易想起自己那个糟心的老婆也是太子妃给选的,也说合适的来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