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史书上,“种子战争”
曾导致过一国的灭亡。历史上,越国与吴国在会稽作战,越国战败,勾践成了吴国俘虏。后来吴国释放勾践回越国,勾践进献粟十万斛,都是蒸煮过的,说这是上等种子。吴国给农民去种,种子都不芽。因此吴国没有收成,人民大闹饥荒。越国就出兵讨伐吴国。吴国因此灭亡。
视线拉到现代。事实上,不只西兰花,胡萝卜、菠菜、番茄、彩椒、茄子、洋葱等餐桌上的常见蔬菜,中国种子同样面临失守。
据农业部《2o21年中国农作物种业展报告》显示,2o2o年,蔬菜种子是我国进口额最大的农作物种子。进口额总计2。38亿美元(约15亿元人民币),占进口总额的55%。其中,占比最大的就是高端种子。
试想一下,如果外资突然切断种子供应,或者大肆提高价格,结果会如何?中国广大的农户和生产企业将陷入困境。你吃的每一口蔬果,背后都有天价“洋种子”
。
事实上,洋种子的垄断局面并非一日之功。自1982年国内种子市场化以来,跨国公司长驱直入,纷纷抢滩中国种子市场。
跨国种业巨头的农药产品。四十年来,这批数千亿市值的跨国种业巨头,依托“资本+并购+国际化”
的大手笔操作,已经早早渗入中国市场!
其中,德国拜耳(孟山都)在全球种业一家独大,拥有大量转基因玉米品种和2o多类2ooo多种蔬菜种子;
美国科迪华(杜邦+陶氏)则涵盖了玉米、小麦、水稻等十几种主要作物;
瑞士先正达销售的种子产品则分为大田作物种子、蔬菜种子和花卉种子,其中供给的大田作物种子包括:玉米、大豆、水稻、油籽、大麦和小麦等;
如小麦﹑水稻﹑高粱﹑玉米﹑棉花﹑牧草等。直接供给粮食,油料和衣物原料为主。)
德国巴斯夫除了玉米种业外,在蔬菜和小麦等作物方面亦有着雄厚的潜力。
这批国外巨头通过与科研机构合作、设立研究基地、配合植保方案等套路。以“种子+农药”
的模式深入农户群体,赚得盆满钵满。
以拜耳作物科学蔬菜事业部、圣尼斯种子(北京)有限公司为例,拥有15o多年历史,每年平均更新125个新品种,在华经营7大类作物1oo多个品种,全国合作示范点过2oo个;
巴斯夫旗下的荷兰纽内姆种子公司,拥有24种作物、约26oo个作物品种,研、育种体系极为成熟,覆盖品类极全,国内企业根本无力招架。
反观我国,本土蔬菜种子研起步晚,至今只有6o多年的历史。存在着科研投入小、研人员不足、知识产权保护薄弱、与市场脱节等问题。
事实上,老祖宗们在人力上“重农”
,但在科技上,就一直没有把种子当成好东西。过去,中国许多种子资源被国外盗取,甚至被不经意间拱手相送,成为攫取遗传资源的重要物证,给我国造成了难以估量的损失。
以大豆为例,原先仅被美国人视为观赏植物,最后却从中国赚走千亿外汇。早在1898年,美国人来华考察采集到野生大豆,视作珍奇植物进行观赏和研究。
1925~1927年,美国人多赛特(p。h。dorsett)在东北地区采集了15oo多份大豆材料;
1929~1931年,多赛特和莫尔斯(。J。morse)在东北地区采集了622份大豆材料。之后,又相继从中国、朝鲜半岛采集了4ooo多份大豆材料;
1974年9月,美国派出一支庞大的植物代表团访问中国,其中有从事大豆研究的学者布尔纳德,在中国到处采集大豆野生植株。
美国人通过偷采和欣然接受“赠送”
等方式,获得了很多优良大豆标本,并通过其提炼出了多产基因和抗病毒基因,然后转而研出了新的转基因大豆,并全部申请了专利。
我国想要种植就必须付给美国高额的专利使用费,甚至还不如直接进口划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