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陵东站
一个月白色头的青年拖着行李箱从高铁上走了下来。
如果仔细看,就会现碧蓝色的眼瞳上似乎是笼上了一层纱,灰蒙蒙的。
“怪不得人们总说车马快了,人也匆匆,风景都没了。”
白社站在月台上,看着列车驶离车站,快的消失在远方。
其实也并不是车马快了,只是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总是缺少现美的眼光的。
而人们之所以感觉古人有意境,那也不过是幸存者偏差,能留下诗作词曲的本就是那些能现美的少数人。
但对于白社来说,换一个交通工具确实也有点必要,高铁外的风景白社自然是无从见到了,那么这场旅途也就不过是一段沉闷在封闭车厢中的几个小时,毫无价值。
因此,行至半路的白社决定在广陵东站下车,在网上约了一支自驾游的驴友小队,然后再一路南下。
不过这支驴友小队还有一天才能到广陵,这么长的时间,白社自然不可能一直待在车站。
所以白社决定在这淮左名都,竹西佳处,解鞍少驻初程,看看这春风十里的几分韵味。
在车站旁的宾馆开了一间房,暂存一下行李后,白社带上雨伞,一边听着雨声,一边等了会儿公交车。
东站附近的景点中,白社最终选定了个园,坐公交加走路不到一个小时。
买了门票,白社踩着蒙蒙小雨,走进了这座江南名园。
这座清代扬州盐商宅邸私家园林,以遍植青竹而名,以春夏秋冬四季假山而胜。由两淮盐业商总黄至筠于清嘉庆23年在原明代“寿芝园”
的基础上拓建为住宅园林。
个园以四季风景为胜,一园之内,乃至一室之内都可以遍赏四季美景。
白社进园先看到的是一扇月洞形园门,门上石额书写“个园”
二字。
园门后即是春景,夏景位于园之西北,秋景在园林东北方向,冬景则在春景东边。
尽管今天还下着小雨,却依旧不缺乏游客,实际上,雨中游个园也是别有一番趣味。
溯着小路,两旁是翠竹山石,亭台楼阁隐现其中,隐隐有丝竹之声。
微风细雨,清凉的水汽赶走了沉闷的暑气,也给白社带来了别样的体验。
个园里面的风也十分的活跃,满眼青绿,风起石穴过竹林,白社虽然不能亲眼见到个园风光,但依旧能感到这座园林的雅趣。
神之眼微微光,白社运炁,自身的炁在神之眼中与外界的风元素不断的共鸣,白社感觉自己仿佛是化作了一缕清风在山水间肆意的嬉戏。
一时兴起,白社从口袋里掏出一只千纸鹤,放在手中,这只千纸鹤栩栩如生,一股风元素在手中聚集,将它送到了竹林间。
飞着飞着,千纸鹤也渐渐脱离了纸胎,变成了一只手指大的真正的小仙鹤。
白社感受着纸鹤的变化,心中迸出一阵的喜悦。
戏法的核心无非是道具、手法与幻术。
这只小千纸鹤是白社在前几天折的,吸收了之前与薛幡战斗过程中的一些经验,又仔细观摩了一番白山行留下的道具,制作出了白社自己的第一个正儿八经的小道具。
这个千纸鹤很小,只比一根手指要大一点,自然也就不必担心被人现,白社就像是那些爱玩无人机的人一样,乐此不疲的操纵着千纸鹤在园林中飞翔。
信步行街,白社随意的在园中行走,避开几个人群密集区,不知不觉来到了一处小亭子。
“天气涵竹气;山光满湖光。”
白社站在亭边立着的一块石碑旁,缓缓念出了上面刻着的诗句。
“嗯?原来是到了清漪亭。”
白社看面前的小亭子,尽管无从得知它的色彩和上面的图画题字,但它的精巧玲珑,白社还是能感受到的。
周围一片大太湖石包绕,一湾绿水绕假山,一眼清泉咕咕流出,汇于亭下,层层叠叠下,清漪亭就更显娇小,上面的斗拱雕栏自然也就更显精巧。
清漪亭布置巧妙,登临此处,可览全园风光,八方来风,将这片园子、这处江南水乡的韵味都带到了白社面前。
失去了视力的白社在这一刻却饱览了一番常人无从得见的美景。
清风与炁共鸣,亭外风起水涌,细雨绵绵,也随风而去,心阔神怡。
在白社醉心于这风景时,一阵悠扬的古琴曲从旁边的假山后传出,序曲婉转,似明月,有哀伤,正声激昂,似剑锋,刚不折。
清风遇上琴曲,如获至宝,立即将它带来与白社分享。
这曲子立即吸引了白社的注意力,循着声音,白社缓步走下清漪亭。
白社没有学过什么乐器,对古琴就更加不了解了,但作为异人,白社关注的却不是琴曲本身,而是这股声音中蕴含的炁。
炁,是所有生灵都拥有的,普通人也有可能激出来,但能够自主调控的,也只有异人和一些成精了的动物才能做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