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爷爷是让人背回去的,老太太给灌了酸汤解酒,安顿了睡下。
第二中午才醒过来,被老太太一顿念叨,爷爷低着头也不反驳,就挨训。
“爷爷,您说恒哥过几日会来信吧。”
“不会那么早,咋也得再等半个月,这官报比普通信件要快多了,恒哥信没那么快。”
“爷爷,要是再买些祠田就可以买马了吧。”
“不光能买马还能再搞些别的事干干,按你说的让孩子们多几条路可选,读书不成的就得有其他出路。”
“是呢。”
打听了半个月,四爷爷终于找到了合心意的祠田,是一个大庄子,五百亩,土还带了二十亩林,好田只有三十亩,剩下都是二等田,但也快接近一等田了,养的不错。
庄子上配置齐全,啥都有,就是宅院这些都破损的厉害,农场主是做生意的赔钱了要走,把这卖了还钱以后可能不回来了,本来就是暂时在这做生意用的,如今要回家乡,这边不留人,干脆卖掉。
二百八十两银子,爷爷给的不够,大爷爷没让他补钱,族学出了八十两,族学有钱。
祠田已经落户了,公爹和二叔占三百亩土,剩下二百多亩写的族学名字,一码归一码要写清楚。
契约办好了,给族人全都看过,大家都非常开心,这比预想的买的还要好,五百亩呢,还多二十亩林,全都是族学的,以后儿孙能得到更好的培养,自然是开心的。
二叔更忙了,带着小子们去庄子拾掇,要先休整房舍,农庄有佃农要住,必须给人家修一修,都破了,下雨要漏。
族学里男孩子也轮班过去干活,有啥活干啥活,长辈们都在,带着一起干,节省开支,也能让大家跟着学学庶务农事。
这也不是第一回了,孩子们越机灵,知道该从哪省钱,该怎么干活,干的又省钱活又漂亮立正,越干越有样子。
现在族学里稍微大点的孩子都可以出去赚钱了,有的会盘火墙,有亲戚给介绍熟人干活,他们就去干一单,能赚几个铜板回来。
有的男孩跟着学木匠手艺,大爷爷的孙子会木匠,正经学的,得了师傅允准,他也开始收徒,带着村里孩子干了。
就连酒馆也收了李家孩子开始学点心,学厨师了,这些路都是自家干的好了,带着族人一起学,以后有个养家糊口的本事。
还有酒坊学酿酒,糟货腌菜,这些孩子们也不嫌弃麻烦,男孩女孩认真跟着学,下午从学堂回来,跟着父母一起去码头摆摊赚几个大钱。
村民越来越积极主动去生活,日子越有奔头。
酒馆生意非常好,忙不过来,又招了几个不打算继续读书的大孩子,去跑堂,有的跟着爷爷学算账,考虑以后可以做账房,这也是一条出路。
恒哥来信了,那几个孩子都没回来,落榜的也没回来。
周家大哥给安排了落榜生去做夫子,每个月有钱赚,还能继续读书。
如夫人得那个士子去别的县令那做文书了,以后有好机会可以搏一搏,先干二三年积攒点经验,后续可以直接谋个县令做,成绩略差也是正经功名。
剩下几个都分配了县令位置,有的是穷县,但也能做出成绩来,这回周家大哥是尽了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