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皇帝又被她召过去,责问一番。
杨本影质问道:“朝中大臣,入狱的那么多,阿娘难不成想闹大了,把所有良臣都下狱,倚重那些奸宦做事吗?”
朱莹盘腿坐在桌案前,用红批复着边境递来的奏章。
听了他的话,她笑了笑,说道:“圣上到底是担忧我处置了贤臣呢,还是担忧我抓的人太多呢?”
杨本影一阵心虚,声音也不确定起来:“自然是怕阿娘害了良臣,让他们冷了心。”
自从那日来西清宫质问后,杨本影再叫她“阿娘”
,总是僵硬得很,仿佛不情不愿,从牙缝里挤出来的一样。
朱莹并不在意这些变化,只淡淡地说道:“圣上,你不是。你只是怕我抓的人太多了,因此遭受忌惮,并从我这里,想到你的以后。”
杨本影没有说话。
朱莹又说:“你是皇帝,应该学会取舍。若是从前,由着他们倒也罢了,可如今北方、西北,俱有外敌入侵,能守边的人却少,如此,那些文人的嘴合该闭上。”
杨本影张口结舌地听着,本能地想要反驳。
可他什么都说不出来。
他终于想起一个问题,拿来给自己撑面子,问道:“朝中将领那么多,为什么阿娘却说守边的人少?”
他甚至有些尖锐地道:“爹爹在日,能戍边的都和王咏有牵连,难不成离了他们,朝中就无人了吗?”
朱莹撇过一个眼神。
她说:“还有常家子弟,可独当一面。”
“朕……”
杨本影不服气,还想说话。
朱莹却打断了他。
她怅然地望着雕梁,似自言自语:“我若召回王咏,也不知应该不应该。”
第86章召回王咏
小皇帝才十多岁,尚且对这些朝堂上的弯弯绕绕不明白。
他不悦地听着朱莹自语,忍不住道:“不杀他已经是爹爹仁德,阿娘要召回他做什么?外面人的言语难道阿娘就听不见吗,又想和他一起乱政么?”
朱莹停了,转向他。
她忽觉这么多年下来,自己忽略了小皇帝的某种心理。
他很容易被他人言论影响,去怀疑自己看到的一切。
哪怕旁人的流言蜚语,与他亲眼所见之事,大相径庭。
她指尖描摹着桌角花纹,间或轻轻敲击,思索着自己的教育,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
好像没什么太大的毛病。那些细微的不足之处,也已经让宫中的其他人填补上了。
那么,大约便是她与他的血缘,成了横亘在他们之间的诅咒吧。
当他听说抚养自己长大之人,正是杀害自己的生母之人时,便自觉地认为,一切错误都在她的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