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圣明!”
“退朝!”
“恭送陛下!”
今日注定是不平凡的一日,连皇帝的老丈人都被整下来了。
而对于这波勋贵的处理也透露一个信号,你们勋贵给朕老实点,朕连老丈人都搞,还搞不了你们?
而兵部也成为笑谈,连军权都没有了,文官集团再也没有和皇帝正面对抗的能力。
接下来几天皇帝颁布了司令部的诸多细节和编制人员。
司令部最高长官是总司令,往下是司令,司令往下是三司,即作战司、军法司、参谋司,作战司由诸多军帅组成,军法司是李邦华等人主导下辖宪兵队。
而参谋参司是由崇祯新提出的,由杨嗣昌主导,下辖各级参谋,分别是军级参谋、师级参谋、旅级参谋、团级参谋,负责辅助作战指挥官,为指挥官谋划,处理所属单位的日常事务,包括收集情报、联络等工作。
这是崇祯参考后世军队体系结合大明现状,作出的附和当下国情的部署。
这样做的目的就是分化领兵武官的权利,指挥权、司法权、行政权分立,避免武官独揽大权,造成尾大不掉和造反等情况出现。
还有一个考虑是,明末基本上没有能指挥大规模军队作战能力的军官,目前只有袁崇焕一个,而这样的部署就是为了大规模作战的准备。
出乎所有人意料,皇帝亲任司令部最高长官—总司令,大家才意识到皇帝是要彻底掌权军队。
而原兵部尚书孙承宗调任司令部司令官一职,加封太子太保,官居一品,同时司令部还有两名司令官,一品柱国夫人秦良玉和英国公张维贤。一个部同时三名正一品大员,而且最高长官是皇帝,这就意味着无人能干涉司令部,毕竟其他部最高品级也就是正二品的尚书。
御书房内孙承宗、张维贤、秦良玉、李邦华、杨嗣昌、孙传庭等一系列新军体系的人还有兵部新任尚书俞安性等一些兵部大臣正在商讨皇帝的新军品级制度。
“陛下这军衔制为何种制度,臣等愚钝,请陛下明示?”
孙承宗等人被崇祯又一个新制搞迷糊了。
“军衔制是武官的一种品级制,和文官的九品相似,但又相互独立!”
“朕将全军上下,分为将官级、校官级、尉官级,每个官级又有细分,比如将官分为少将、中将、上将、元帅…”
,崇祯将后世军衔制跟诸位大臣介绍。
足足商讨一整天,众人才带着感慨离去,皇帝陛下真乃天人,这是众人心中的认知。
从司令部和军衔制的确定,就标志着皇帝将军和政彻底分离,再也不是以前那样连个兵部文官也能带兵上阵了。
同时确立了诸将的军衔,三位司令为上将军衔、新军军帅和李邦华、杨嗣昌为中将军衔,往下的师长为少将,以此类推。当然只是初步确立,具体还要实施后才能现问题,而且新制暂时只在新军执行,其他边军暂时为持原样,崇祯不会傻傻的认为自己现在有动边军的能力,毕竟新军还没形成战力,军威也没有打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