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天一早郭三日来到了大门前,看见一长排黑色车队开了过来,第一辆车的车头放着一尊死者的雕像,看这阵势应该又是哪位重要领导离世了。但近几天却没听到什么新闻报道的消息啊,其实这倒也属正常的,以郭三日这对时下资讯的了解程度,事情生在身边才知情的状况出现并不意外。
看着车队越来越近,马上就到了门前,他快步迎了上去,打开了大门将一行车队几十辆车放了进来。路口旁的停车场一小半被来的车停满,这些人分几批下了车,从言行上看除逝者家属外,约一半像是经商的,还有一些应该是**官员,其中几位郭三日觉得很眼熟,应该是在电视上见过。他正站在哪观察呢,一位年轻人在几个朋友的陪同下向他走来,手中捧着一盒子,看样子应该是逝者的直系亲属。果不其然,来者为逝者在世时唯一的儿子,请郭三日帮忙,带着一行人过去。年纪虽少,为人处事倒非常有礼,原本就份内之事,人家家属这里既然已经准备好了,郭三日也便无需多言,引一行人往园区里走去。
因为来人较多,等6续拜祭完时已是中午。郭三日吃过午饭后打算再去看一圈,这以是这么长时间来他养成的一个习惯了,每有新的入住者,郭三日都要在其亲戚走后,再去查看一下,也对其加深一下了解,便于以后的工作。就在他起身准备前往查看之际,大门前又开来了一辆警车,从上面走出一位中年男子。郭三日看到这不得不折回来,还没等他问,这中年男子到自己先开了口。
原来他是一名狱警,而上午那个下葬的人,则是他在职期间看押的最后一个犯人,前几天刚刚执行的死刑,他自己这个月月底也要办退休离职了,所以今天忙完特意早些过来到这送送他,也表示一下自己的心意。
?听他说完后郭三日突然愣住了,倒不是因为这警察跑过来看一名自己看押过的罪犯,而是他怎么也想不到上午那个阵势送别的竟是一个在监狱执行了极刑的死刑犯。这反差一般人都接受不了,更何况那个年轻人的一举一动明明让人感觉是从小受到过很好的教育熏陶,谁能想到是一个死刑犯的儿子……,一切让郭三日有些恍惚,呆呆的立在那里不说话了,也面无表情。这中年警察以为郭三日不相信自己,于是在兜里掏出了自己的警官证,并说到自己查看过郭三日他们公司的网站,逝者当天安葬时,亲友是可以过来送行的,自己虽然来的晚了点儿,但也并不违反规定。郭三日,这时才被他的话叫醒,也没查看那警官证,抬手打开大门,让他开了进来,随后两个人一起向园区走去。那个墓位非常好找,上午刚刚安放好,由于来送行的人太多,随手献的花在旁边堆成了一座小山,不用到近前就能看见。郭三日和那中年警察一前一后走了过来,见墓位旁除“花山”
以外,在其大理石的挡板上还放着一本儿影印的悼词。郭三日拜祭完后拾起来打开一看,不下百人题写,而且从文笔用词上看,都绝非一般百姓所书。郭三日真是太过差异了,看着墓碑上也只有“石中江”
三字并无其它名款,不禁说到“这到底是什么人呢?”
。没想到他这喃喃的一句话,却被身边的中年警察听了去,似笑非笑的看着他回道“如若以后真的有人要记载的话,此人到是值得大书特书啊!……”
82微道——乙oo5(2)
这个叫作“石中江”
的人,原为一个大型国营林场的负责人,但后因其在管理中实行了不切实际的改革方案,涉及金额巨大,被依法判了死刑。原本是可以争取缓期执行的,由于查办期间并无悔过意愿,不得已只能判为死刑立即执行,让熟悉他的人不由得为其叹息。
石中江出身贫寒,来自于一个不知名的小山村,自又勤奋好学,心存抱负,当年以全县第一的成绩考上了省里的重点大学。在大学期间他并未像其他人那样满足于毕业后的一纸文凭,而是更加的精于学业,博览群书,利用大学中充沛的资源提高自我,常常晚上读书至天亮,稍事休息即匆忙的到教室去上课,来不及洗漱。任课的教授因为对各班级不了解,以为他是夜晚出去贪玩,白天又赶来上课,便对他说“君少年,无废书,不可自弃”
。石中江听后也不辩解,下课后对同寝的室友说“教授们不了解我啊”
,一时引为全校美谈。
悠闲的时间过得很快,转眼间大学四年就快念完了,同学们都在到处托关系找工作,石中江却依旧专心于自己的学问。校里的教授对其很中意,想让其留校,以后有机会了,还可以推荐到一些科研机构,待遇方面都有保障。这本是一个难得的机会,很多人求之不得,但却被他拒绝了,石中江这人,虽然热衷于学问,但他更喜欢在现实中有所作为,而不是只将学问流于书面。在他看来,无论层级的高低,只要能为其提供一个可挥的“舞台”
就可以,这个“舞台”
哪怕再小那都不是问题,他有信心凭自己之力,技惊四座。不久后,他便来到的现在的林场,从最基层的工作开始做起。由于学历,技术水平等各方面都很突出,所以没几年便被提拔为部门负责人,工作进入正轨,生活也趋于稳定了。
一天接到老家的来信,说有急事让他马上回去,他马上向领导请了假,回家探望。等一到家门口,他却愣住了,家里张灯结彩,门前贴着一对大大的喜字,原来家里用他这几年寄回的钱,在老家给他张罗了一门亲事,姑娘家住的也不远,同一镇上的。因为今年大旱,老家这边受灾严重,很多人吃饭都成了问题。这女孩今年刚满18岁,家里除了她还有一个七八岁的妹妹,一家能干重活的人少,吃饭的人多,比其他家情况更糟。石中江的父母就用一万元聘礼,把人接了回来,在那时一些地区女孩子十几岁被嫁出去,人们是能接受的,反倒是年纪大了,不好找婆家。他父母怕他不同意,所以也没事先和他说,像他这种二十七八还没成家的,在当地看来已经是很大的年纪了,家人在商量后就直接把他先骗了回来。石中江在了解了事情的情况后,马上把女孩子送了回去,并告诉女孩家那一万块钱就先当作是他借他们家的,一时也不用急着还,等以后有闲钱了再说。女孩家人感谢的不知说些什么好,他们其实也舍不得女孩这么早就嫁出去,也是一时没有办法。女孩儿更是激动的当时就给石中江跪下磕了一个头,自内心的叫了一声“石哥”
。石中江一时也不知道说些什么,忙将女孩扶了起来,他只知道自己这些年的书不能白读。第二天,拜别父母后,便匆匆返回了林场。
83微道——乙oo5(3)
石中江一心在林场上,工作中表现突出,人们有目共睹。几年内连升几级,在老场长退休时,他被推选为了负责人,在其心中筹划多年的报负,终于有了一展的平台。
一天老家来了几个人,带头的是他们镇的镇长,说是要来考察几个适合家乡的项目带回去展,有机会的话想和林场这边形成长期的合作关系。话是这么说,但其真实的用意没人会不明白。石中江也没多说什么当天晚上留下所有的人吃饭。镇长几人以为这么大的林场场长请吃饭,那必定山珍海味了。时过饭点,石中江还未过来,几人虽饿,但为了那山珍海味,也强忍耐着,又过了半个多钟头,石中江终于匆匆赶来,见几人都在等他未动碗筷,马上让人上饭菜。稍顷,工作人员却只端上来几碗汤和一盘大饼,再无其它,镇长几人心想,可能菜还未上完,便坐着未动,但见石中江以大口的吃了起来,几人才不得已跟着动筷。但粗硬的大饼实在难咽,咬了几口便放了下来,石中江见状,把几人剩下的大饼拿了过来,吃得津津有味,几人见状惭愧离席,当天晚上便返回了家乡,以后在未来过林场。
几人走后,副场长和当时与石中江关系甚好的一个朋友找他有事,正好一起赶了过来,见他一人摆了这么多碗筷,便取笑他,是不是知道他们要来。石中江无奈的笑了笑,把刚才的事说了一遍,副场长听后虽大为敬佩石中江的人品和机智,但还是劝解道“有外人过来时,场里食堂是有配额的,不用这么苦了自己”
。同来的那个石中江的好友却大加称赞他的做法,认为君子就当如此,不可有丝毫懈怠。副场长见此人唯石中江之意而从,便不再多言,只说了句“还是先从身边人做起,才好要求外人”
后,就开始汇报一些场里的工作,过不多时便走了。石中江与密友谈到深夜,踌躇满志,一时未能尽兴。
第二天清早,趁太阳未升,两人一起爬上了附近的一座青山,看过日出云海,两人一起往山下走时,途经一座古寺。石中江与寺中长老颇有交情,看时间尚早,便与密友一起登门拜访。寺中刚上过早课,正在用早饭,长老便邀他们一同用餐,席间长老见石中江,着述思索劳伇,心气不正。便劝到,何不一会同去坐禅片刻,休此大事。餐后石中江与其共入禅房,摒弃杂念,修养身心。半个小时左右石中江大步而出,拉起友人大叹,“坐禅实在是妙不可言啊,他多日思索的一条规章还不够严紧,没想到坐禅时便想明白了”
。朋友大赞其才思有如天助,两人不禁大笑,拜别长老,一同下山去了。
随后几年石中江对整个林场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提拔年青有为的干部。常在深夜,一壶酒或一杯茶,与其长谈,观其志向可用,便留于心中,分利于广大山民,条文明晰。对人重用之前,必先考察其行为是否如一,在执行中是否积极,上下是否连通无阻。终日四处奔波,求于心中大志,不畏它者,为以所用,绝不以个人喜好断人。但人精力必定有限,面对着这么大一场变革,怎可能处处亲临,观察细微,终有一些不能贯穿执行的情况出现,这给广大山民造成了巨大损失,生活倒不如从前富足,影响积极不好。如此几年,局面不见好转,有人甚至对改革产生怨言,恰遇天公也不作美,突降森林大火,蔓延迅很难控制,加之这几年的波动人心不稳,救援不力,最终造成了巨大的损失,为多年之最,上面不得不成立专案组进行调查。石中江一生到是清贫,但其在职期间,其职权之内造成的损失,却为巨大,详加分析后不得不对其严加惩治,判其死刑。之后便有了今天这一幕,也颇让人惋惜。
结语
贤者明于心,始于言行;
84休养——乙oo6
几天后一个老者来到墓园看望石中江,老者自称“马思光”
,是逝者的老领导和生前好友。这次前来除了看看好友外,还有一件更重要的事情,就是他想把自己的墓位换到石中江旁边。这让郭三日有些为难了,园区的每一块墓地编号都是在公司数据库中进行了备份的,并不是他这边直接调换一下那么简单的事情,而且这件事听上去也让人感觉有些奇怪。墓园在建造之始就是经过精心设计的,每个人在购买时也都会请人帮忙再查看一番,很少出现这种自己随意更换的情况。这其中想必一定有什么原因。
这件事情还真让郭三日给猜中了,其中还真就大有原因。自称马思光这人,不但是石中江的老领导,而且他还是前一任林场的老场长,石中江就是在他手中接过了整个林场的管理权。所以这林场里生的一切,在马思广这位老场长看来,都和自已的事一样心心相关,尤其现在这样的情况。面对林场这种乱局,有关方面决定,再请老厂长出山,暂时的先稳定下局面,任一段时间临时场长,等过一段有合适的人选,马上办理交接手续。
林场由于前一段时间的改革,很多山民已经投资入股,目前就如何解决其性质和所有权的问题正在进行深入的探讨,以便形成一个完整的执行方案。这时最重要的,就是不要让局面更加恶化,如果派一个空降的新场长,在不能对具体问题进行解决的情况下,很容易让事情失控,倒不如在林场内选一个合适的人。但当时林场在职的干部,都是随石中江一起搞改革的,现在如何处理还有待商榷,不可能在其中选出一位来任新场长,思量再三,最终决定,由原来的老厂长暂时出任最为合适了。
老场长马思光的一生,都是在这林场中度过的,那里的每一棵树,每一片土地都让他视如亲人。当年石中江的才干有目共睹,大家都认为他能为林场带来更好的展,老场长马思光对其在能力上也是认可的,但对与他提出的改革思路,颇为担忧。在离任时多次找他面谈,并提了很多关于改革的修正意见,但当时的石中江一心想让林场生天翻地覆的变革,在其未上任时与老厂长关系甚好,但在任上就要为整个林场负责,怎么会被这些世俗的观念所左右。老厂长的话尚且如此,其他人的话就更不必多想了,在石中江一人主持之下,事情展到了今天。对于其他的未参与者,都感觉事不关己,甚至能为当时与石中江意见相左而庆幸。但把一生都献给林场的老场长却感到深深的自责,也正是这种自责让他决定了接手这个烂摊子,把未能帮助石中江一起将林场治理好,当成了自己一生最大的遗憾。
将自己的墓位移到石中江墓位旁,正是这种复杂心情的一种表现。不管上面任命他是临时场长还是正式的,对马思光而言,都没有任何区别,他每当一天的场长都要用尽全力为林场的一切负责。
85休养——乙oo6(2)
当年因各种天灾人祸,这片林地被荒漠分割成了大大小小的十几块林区,如果不对其进行治理,再过几十年,这看上去连成一大片的林地可能就不复存在了。也正是这个原因,国家才建立了这个林场,将其十几块林区统一管理。那时的马思光,还只是一个普通的林场工人,他们那一代印象最深的一句话就是“植树造林,功在千秋”
,而一生中干的最多的一件事就是种树。一棵树倒下后,在想在原地种植一棵一样的树,要付出的不仅仅是金钱和人力,更需要大量的时间和相应的自然条件。一棵树,从树苗长到成材,短则几年,长则数十年,在这漫长的岁月,它要经历过多少风雨才能最终长成。在日复一日的种树时光中,马思光对自然产生了一种敬畏,也正是这种敬畏,让他做什么事时都不矜不伐收敛光芒。随着年龄的增长,他由最初的一名普通林木工人,变成了一名区域负责人,最终成为了整个林场的场长,但在他自己心中,他始终是一名植树的人,不管在什么位置,在马世光自己看来做的都是一件事,那就是种树。也正是这种精神的指引下,经历了他们两代人的辛勤付出,才将这已经分散的十几片林区基本连成了一片,成为了全国最大的一片林地,他们林场也成为了全国第一大林场,不管是面积还是植被数量都远远领先于其他地区。这当中自然蕴含着巨大的可开前景,在这一方面必须要承认,马思光他们这一代人想的并不是很多。把每一棵树都视若如子的他们,怎么会想到开,更何况,林地的治理确实也还没有完成,有几块林区应被沙化的荒漠隔绝,治理难度极大,如果这时着重讨论,如何对整片林区进行大面积开,将重心由林地的休养恢复转为全面开,时机是不合适的。用马思光的话说就是“林地不充,不足以泽民”
,所以在马思光任职的这几年中应着重于对林区的恢复工作。
人总是要老的,这是谁都逃不掉的自然规律。不知不觉的,马思光也到了快退休的年纪,他自己在这几年中也时常感觉身体大不如前了,在林区里考察时总会有些体力不支。自己种了一辈子树,如今社会进步了,又通过各种渠道获得了大量的相关资料,他心中一直在筹划着写一本关于植树造林的书,逐渐产生了隐退的念头。而石中江这时正值壮年,很多事情都抢在前头,在大家的心中威望很高,马思光便提前退了下来,安心写书,把整个林场的管理权交到了石中江的手中。
其实这与当时的整体社会风气也有很大关系,即使石中江不来他们林场,等到老场长马思光干到了退休,上面指派的新场长,多半也会有着相同的思路,那还不如自己早点退下来,还能同样的做着自己喜欢的事,把林场早些交给大家认可的人。在离休的那几年中,马思光专心研究有关树木的相关知识,写出了一本按不同习性和物种现时间排列的树木专类巨着,也是这方面的开创之作,备受关注,名气大增,很多林业工作者将其视为宝典,终不离手。马思光他心中虽一直认为自己就是一个种树人,但他不知道在很多种树的人心中,他已成为了一个伟大的导师,他的一腔热血都融化在了字里行间,每一个笔画,每一个标点都带着一种自己对树木的理解及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