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太后点了点头,“我却看你说得不错。”
顾渊一怔,抬起头来,薄太后的目光幽深,竟令他没来由地打了个寒战。
这目光……与一个人,有些相似。
但闻薄太后道:“仁义王道,本不足以治天下。殿下说礼法是根本,这一点老身是赞同的。便如殿下来这长信宫探望老身,心里恐怕就有一万个不情愿吧?然而殿下终究还是来了,这便不是出于仁义,而是出于礼法,殿下说对也不对?”
薄待诏没能制住的人,到底教薄太后给制住了。
顾渊自长信宫走出时,那神色比先前更加难看。迎候他的内侍被他的目光冻得不敢说话,只低着身子领他回往建章宫。冬晨的天空低低地压下来,闷得他恨不能拿剑劈了那厚匝匝的云层。他将手搭上车辕,忽然又撒开了手道:“孤不回宫了。”
那内侍愕然:“殿下要往哪里去?”
“总之孤不回宫了。”
顾渊冷冷地道,“你先回去,教宫里不必备膳。”
说完便转身往另一个方向走去,那内侍张口结舌,半晌方跺了跺脚,想呼喊却又不敢抬高声:“殿下,殿下今日不作兴出门的呀……”
顾渊听见了这句话,脚步却没有分毫的迟疑,到宫门边与郎将言语了几句,便出宫去了。
今日天冷,长安城里行人不多,家户闭门。顾渊一身正经袍服,独自走在空阒无人的街道上,便如一个没有臣民的君王,实在有些滑稽。他自己却浑然不觉,径自往广元侯府走去。
为什么要去那里?
他也不知道。
只是心里好像有个细细的声音在不断催促着:快一点,再快一点,不要误了时辰……
是一名老仆来开的门,昏花老眼一下子看到顾渊的服色便立时睁大了,矫舌不下:“这位是……是……梁王殿下!”
扑通一声便跪倒在地。
“孤是来……”
话说了半截又止住了。
似乎是直到这个时候,顾渊满腔冲动又委屈的怒火才终于让位给了身为一方诸侯的理智,然而人已到了门口,话也到了口边,如何还能回头呢?
这世上事总是这样,明明是凭着一意孤勇去奔赴的事情,快到终点了,偏又要心生怯意,偏又是不能回返了。
“孤是来向夫子登门致歉的。”
半晌,他回答道。
荡子踰墙
一场始于《春秋》的纷争终于以梁王殿下的登门致歉落下了帷幕。人们一边想:梁王毕竟是个知事理的人,如今薄家正是权势熏天的时候,他一个不受皇帝喜爱的地方藩王,又当此国无储君、帝无中宫的重要节点,他巴结薄家尚来不及,哪里还能去开罪于彼?一边又想:命薄待诏去给梁王讲经,这到底是皇太后的主意,还是皇帝的主意?若果是皇太后的主意,那梁王与薄待诏争执,就实在是不智之甚;如今登门致歉,是在亡羊补牢了!
然则当事人顾渊的心中到底是如何想的,他的腿到底是如何就迈到了广元侯府去的,却只有他自己知道了。
梁王亲来致歉,薄安当然也不会拂了他的面子。连说无事,又着人传来薄昳,这两人本就认识,谈起话来心照不宣,气氛颇是融洽;顾渊主动说起了《礼经》,表兄弟两个你一言我一语说得热络,薄安捋须而笑,让薄昳带梁王去书房里慢慢说。梁王在薄昳的书房里流连忘返,将简册一部部抚过,末了道:“少了一部《周官》。”
薄昳笑道:“殿下明鉴,微臣原有一部《周官》,送与舍妹了。”
顾渊晃了晃神,片刻拈起三分笑意来,“薄家果然是书香门第,便连女郎都读《周官》的。”
薄昳的眸光静了静,招手让侍女近前,“去唤女郎过来。”
侍女将薄暖领来时,薄昳正向梁王述说着九江郡的风土人情,梁王听得眉眼舒展,那素来清冽的眸光此刻如夏日下的一泓清泉般融化开来,隐隐是真切而温暖的。薄暖很少见他这样坦然舒适的样子,一时竟呆在了门边,在室外凛冽的寒风中静默了下去。
顾渊侧首见到她,笑着招手道:“阿暖,近前来。”
薄昳挥手屏退了下人。薄暖一步步地挪上前,正要行礼就被顾渊伸手扶住了。
“适才你哥哥与孤说起九江郡的事情,孤便想起梁国来了。”
他对薄暖微微一笑,“阿暖可也记得的?”
薄暖遇着这样的问话,便不知该答是抑或不是。她心窍玲珑,此时陡然与他重逢,满心满眼却只感觉到他向她微微倾身过来,少年的身形长得飞快,递入她鼻端的是一阵阵似有若无的苏合香,辗转她眼底的是一副嗔喜莫辨的俊容——
她没来由就觉得恐惧。
她将此种恐惧归因于他的身份。
顾渊看她这样惊怔的形貌,眸光渐次淡了下去,转头对薄昳道:“孤第一回知道,原来薄家人还有这样含羞带怯的。”
他这话含沙射影,难保不是讥刺薄氏跋扈,薄昳听得心头微沉,温笑着换了话题:“殿下以为梁国与长安相比何如?”
顾渊想了想道:“长安是王气所聚,自然万方不如。然则孤在梁国时的确有过一段快活光景……”
哂笑着摇了摇头,“那都是过去的事了。”
薄昳又闲扯了几句,薄暖始终低头不说话。日影渐西,案间无趣,顾渊拍了拍衣襟便站了起来,欲要告辞。
薄昳将他直送到侯府门口,薄暖在其后亦步亦趋地跟随,却相距数十步之远。宫里早已来了车马迎候梁王,顾渊由内侍扶着,一足已踏在了车前的乘石上,稍稍回过头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