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搜读>重生之激情岁月有几个女主 > 第115章 往事(第1页)

第115章 往事(第1页)

“我的名字叫徐宗诚,刚才告诉你了,师傅我呢不是四九城的人,我是泉城人,最初学习的是鲁菜,我的师傅叫唐克明是位御厨的传人,”

徐师傅开始给王小龙讲述自已厨艺的来历。

原来徐师傅的师傅唐克明是1900年出生在泉城,幼时父母患病,家境贫困,他和哥哥到天津讨生活,十三岁时到一家大饭庄当学徒。

那时候饭庄子后厨的活分为“灶案尾”

三块,“灶”

是掌勺炒菜,“案”

分水案面案,指切菜和面点,“尾”

是冷拼凉菜。

学徒要从“尾”

开始学,雕刻萝卜、土豆,摆拼盘,然后学切菜切肉、做面食,一步一步来,最后才能上灶摸大勺把儿。

这家大饭庄的掌灶大厨叫梁忠,曾在紫禁城御膳房当御厨,伺候过同治、光绪、宣统三位皇帝和慈禧太后,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梁忠逃出四九城,到泉城落脚。

唐克明跟梁忠学了七年,梁师傅觉得这孩子不错,慢慢就把自已在御膳房学来的手艺、规矩、秘笈都传给了。

御膳房分荤局、素局、点心局,每天要做早膳、午膳、晚膳,下午还要备一次点心,除了皇上,还有整个后宫那么多人要吃要喝,所以一天到晚没有闲着的时候。

皇上吃饭,不仅讲究营养、滋味,而且顿顿不能重样,无论皇上吃多少,一天三顿都要做出六七十道菜,每顿饭都要摆满三张拼起来的膳桌,冷盘、热馐、炉食、小菜应有尽有。

皇上的早膳,就已经是大餐了,除了适合早上吃的冰糖炖燕窝、鸭子粥、卤煮豆腐,还有挂炉鸭子、挂炉肉、口蘑肥鸡、三鲜鸭子、羊肉红焖泡、烹白肉等,晚膳有燕窝清蒸鸭、盐煎肉、东坡肉、肉丝山菜等,到了冬天还要加一桌火锅。另外还有豌豆黄、芸豆卷、小窝头、豆沙包、萨其玛等点心。

每逢皇帝大婚、千秋,以及冬至、春节等节日,宫中开御宴,这是御膳房最忙的时候,

要提前备出山珍海味、珍禽异兽、鲜蔬名果,临近了做满汉全席,一百三十四道热菜,四十八道冷盘,还有各式点心,其中熊掌、猴头、燕窝、海参四大名菜是必备的。

宴桌就摆在太和殿前的广场上,仪仗排列,鼓乐齐鸣,满汉臣子普浴皇恩,遍尝御宴。

宫廷菜的特点是食不厌精、脍不厌细,比如说要用鸡茸、鱼泥,就在木墩子上垫一块肉皮,用金属锤子把鸡肉、鱼肉捣烂,保证不能掺上木头渣子。

御膳房的大厨都有一手绝活,就是把各种野味的骨头和活鸡放在一口大锅里,加上植物香料,熬成高汤,一般的菜,都要加这种高汤提味。

唐克明跟梁忠学了不少本事,二十岁出师后,又用了十年时间,边干边学,走遍了天南海北研究各大菜系。

他觉得自已学的是御厨的能耐,却没给皇上做过饭,确实有些遗憾。

没办法已经是民国了,唐克明因为是泉城人慢慢的最后就在泉城住了下来,徐师傅也就是在这个时候拜师的。

那时徐师傅才十三岁,因为社会动荡,徐宗诚跟着唐克明兜兜转转的来到了津城。

因为那时候的津城还是相对比较繁华的,对外也比较开放,跟着师傅在津城呆了十年,不止学习了鲁菜和御膳还研究了各大菜系,包括当时在津城有名的几家西餐厅,他们师兄弟几人也都去打过短工,学习了一些西餐的技艺。

慢慢的出师之后的徐宗诚来到了四九城,师兄弟几人有的去了上沪,有的去了哈城,而徐宗诚到了四九城做了八大饭庄之一的大师傅,饭庄公私合营之后,已经没有向他这种大师傅生存的土壤了,就被赵主任挖到了焦化厂做小灶。

唐克明经过十几年的归纳总结了四十多道宫廷菜,其中包括红娘自配、鹤鹿同春、龙抱蛋、宫门献鱼、玉凤回巢、玉手摘桃、雪梅伴黄葵、乌龙蟠珠、百鸟朝凤、梅果玉园、彩霞雁膛肝、云珠牡丹等,这些都传给了徐师傅和几个师兄弟。

“所以说我们这一门还是比较辉煌的,当然讲述这些并不是说炫耀什么,而是我们这一行当对这些还是比较看重的,当然也有野路子做菜比较好的,但那都是少数,你记住这些就行,别再向外传了”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