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想法实在是让赵县令摸不着头脑,让朝廷知道有流民,是什么天打雷劈的事吗?
怎么一个两个的都想瞒着?
赵县令不想隐瞒,可他人微言轻的,也没办法直达天听。
于是只好捏着鼻子认命,下令务必要拦住流民,不准他们再离开丰水县地界。
赵县令心知这是个大隐患,也没日没夜的操练人手,还把城中富户连夜召集起来,让他们不要屯粮,想办法一起和丰水县度过难关。
不然流民真闹起来不要命的冲进城,第一个遭殃的就是富户。
唇亡齿寒,富户们也知晓。
他们之前那般不愿,也是知道开春后都会变好。自然是能少往外拿,就少往外拿。
可谁知道老天爷突然不下雨了,知府大人还下令要将流民都困在丰水县外?
这和在他们脖子上架刀子有什么区别?
怕内忧外患,富商们确实不再死压着粮食。县城里想买粮倒都能买到,只是价格都比之前翻了一倍。
不过还不是天价,实在买不起米面的,买豆子也一样能果腹。
因此县城里还算比较安定。
城外也设立了粥棚,没有之前那样多,只有两个。
由六家富户轮着来,每天定量施粥,完就没了。
不管饱,但也能让流民们看到一点希望,至少有,至少不会真的饿死。
丰水县以最少的粮食消耗,安抚住了只想活着的流民。
丰水县北城外有流民的事,南城码头的商船也有所耳闻。
他们虽听着,却不会将这些消息带离。
丰水县县令死死按着这消息,就是不想消息传出去。
他一个小县令没这么大的想法,想来下令之人是更高位的人。
官场之上错综复杂,他们商船背后也各有主家。
有的沾亲带故,有的带着仇怨。
但具体如何,他们这些底层伙计是不知道的。若是因他们泄露些消息出去,要是于主家有益还好。
若是无益,那主家倒霉之前,会先要了他们的命泄愤。
这些消息,还是等商船回去后,亲自禀明主家,叫主家自己定夺的好。
因此,在码头通船后,丰水县有流民聚集之事,依旧没有传出丰水县外。
渝州商船在冰面化开,河面通船时,第一时间来了丰水县。
这次他们要定一万罐的量,雍京那边的豆浆粉比渝州还要好卖。
刚放进铺子里,就在短短三日内一售而空。
说是看在丞相大人的面上,买崔家铺子里的东西也好,是因东西味美买的也好。
左右是他崔家赚钱!
之前的量渝州加雍京是不够卖的,这次来就得加量。
由于城内黄豆涨价,云庄的豆浆粉也跟着翻倍涨价。
李怀州对此没有异议,这豆浆粉换了包装从他们崔家手里卖出去的价格,可都翻了千百倍呢。
而且县城粮食涨价他也是知道的,眼下要紧的是把豆浆粉运过去,而不是在这点小钱上掰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