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搜读>三国再现诸葛亮不是后勤部长 引力红移 > 第36章 张飞守桥你敢冲吗(第2页)

第36章 张飞守桥你敢冲吗(第2页)

还有,带着百姓前行,行军度过慢,后边再被曹军追杀几乎是必然。

那么放弃百姓呢?

这又有违刘备的仁义作风,到底怎么办?

孔明把这个随军百姓的问题抛出来,让众将一起商议。

孙乾先说:“军以民为本,百姓相随至此不易,不应当放弃。”

“军以民为本”

这话有两层意思,一是表现人民利益为先,二是表达三国时期,人口是割据政权最重要的资源。

在古代,政权的财政收入,最主要就是人头税。

有人口才有钱,有人口也才有兵源。

三国中,各势力之间的攻伐,就两个目的。

一是抢土地。

二是抢人口。

抢土地说到底还是抢人口。

关于这个问题,张飞的思想则比较直接:“这有啥好想的?肯定是放弃百姓,赶紧走啊。”

简雍也说:“成大事者不拘小节,我军不应当被百姓所拖累。”

但刘备的态度一直都不变的。

刘备说:“这些百姓,从新野一路跟随我至此,我怎么忍心放弃他们呢?弃之不义。”

确实,弃之不义,别忘了新野的百姓,很多是被动跟随的,家里的房子被烧了,无家可回。

到底如何办?

众将一起看孔明。

孔明也觉得左右为难,不过最终,孔明还是提出一个折中方案。

孔明说:“可以晓谕百姓,一旦曹操大军追到,难免玉石俱焚,生灵涂炭,百姓们都有性命危险。再拿出军粮分给百姓,劝他们自己行离去。不肯离去的,再与我们同到江夏。”

这应当是最两全其美的办法,大家听完都没有反对,刘备也立刻表示赞同。

刘备说:“就依军师之言,众人听从军师的安排。”

……

于是,百姓的劝离行动开始。

从襄阳出时,百姓一共三万左右。

一路走到长坂坡,掉队和自行离开的百姓已有数千,此时跟随刘备部队的百姓还有二万多。

孔明让人向百姓说明利害,让百姓自行选择跟随刘备军队,还是离开。

当然,这次的主题是劝离,主要讲明跟随的风险和不确定性,再对离开的百姓分粮食。

最终,有六七千人坚决表示跟随,其他百姓都各自离开了。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