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来,扁担儿在偶然间现了先蚕宫,他觉得那里既能遮风避雨,且又会招扰别人,便开心的住了进去。
自此以后,扁担儿就时常与飞禽为伴、与野兽为伍,他就过起了刀耕火种茹毛饮血的日子。
假若是,遇到天寒抓不到猎物的时候,他便在青莲溪一带的几个村庄乞讨。
又有一天,扁担儿看见观音山脚下,有几户开香蜡店的人家。
其中,就有一户人家正在加工制作竹脚蜡烛,他就开动脑子动起了心机。
很多时间,扁担儿就隔着泥巴墙,他从墙缝里去偷窥别人的手艺。
当偷学到所有的技艺之后,扁担儿就胸有成竹的找来灯芯草,以及石蜡和红色的染料,准备尝试着试制一批。
扁担儿从荒山上砍来几根粗大的绿竹,等绿竹自然晾干水汽之后,他将绿竹去掉竹节,再锯成一尺长的竹筒。
尔后,扁担儿将竹筒劈成筷子粗的竹棍,最后将一头削尖待用。
在制作蜡烛胚子之前,需要将灯芯草喷上一些清水,使其变得更加柔软。
然后,扁担儿需要将竹签和灯芯草压在、先蚕宫外面的石台子上面,再一圈一圈的缠绕起来。
竹脚蜡烛完成之前,还有一道重要的工序,即:在灯芯草胚子上面,裹上一层红色的石蜡。
如果手法得当,且包裹均匀,那么一批蜡烛就算是完工了。
竹脚蜡烛试制成功以后,扁担儿准备多做一些,然后,他再拿到七泉寺或栖云观外面的山路上去叫卖。
扁担儿希望,自己凭着这样的手艺,就可以讨生活过营生了。
可是,“万事开头难”
,购买制作蜡烛需要一笔不小的费用。
对于一贫如洗的扁担儿来说,这确实是一个不小的难题。
为此,扁担儿又千方百计想方设法的,去寻找材料的来源,以及找到更节省的方法。
没想到,扁担儿果然想到了一个相当“节省”
的办法,除了必要的颜料和灯芯草之外,他可以找到不花钱的石蜡。
这样一来,他就会节省很大的一笔开支。
原来,七泉寺和栖云观的香火很是旺盛,每到初一十五,都有大批的香客上山朝贡。
所以,那些烛台下面,随处都可以见到,像石花一样的蜡烛油。
每到这个时候,扁担儿就挎上小竹篮,他带上一把废锅铲上山去收集。
当然,扁担儿会避开那些嫌贫爱富的和尚和道士,也要躲开那些趋炎附势的香客,以免给自己招来白眼,或者是不必要的麻烦。
回到先蚕宫之后,扁担儿会将竹篮中,那些好不容易收集起来的蜡油,分别给它们拣去竹签纸屑,再剔掉里面的尘土和杂质。
等储备到一定分量的时候,扁担儿就开锅融化蜡,再制作出新的蜡烛。
时间一长,不止是仁里镇管辖的十里八乡,就连遂安县的一些老香客,他们都知道扁担儿制作蜡烛的奥秘。
因此,人们都说,他做的是一本万利的生意。
为了表示虔诚,香客们都不愿意贪图便宜,去买扁担儿的蜡烛。
所以,扁担儿的生意,从来都没显得有多么的红火。
******
就在刚才,科仪休场的时候,扁担儿看见道士们都有些疲倦了,而其他的香客也纷纷的朝道场外面退去。
扁担儿看着满地像膏腴一样的石蜡油时,他的心里感到激动不已,且又开心万分。
这时候,扁担儿就趁此机会,他蹶着屁股就去铲烛台下,那一大块猩红色的蜡油。
很快的,扁担儿就将蜡油,铲进了自己带来的竹篮子里面。
当扁担儿感到意犹未尽的时候,他看见云鹤年脚边,还有鸡蛋大的一块蜡油。
扁担儿觉得,自己不应该放弃这一团蜡油,它至少能做好几只大蜡烛呢。
扁担儿盯着那一块诱人的红色蜡油,他猫着腰,蹑手蹑脚的走到云鹤年的身后。
突然,扁担儿的屁股上,就像是被抵门杠重重的桘了一下子似的,他控制不住身体的重心,一下子就摔个嘴啃泥。
霎时间,扁担儿以为,自己的身后有人在打架,才无辜的遭受到了一次放矢劫难。
当扁担儿回过头来的时候,他看见龙灶头正对着自己,做出一脸的坏笑。
然后,龙灶头就挤进了汹涌的人群里面,再也看不到他的人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