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带轻声哼起了伍佰的歌:
数不尽相逢,等不完守候,如果仅有此生,又何用待从头······
莫小年到了什刹海边上的一处茶馆,找到了那友三。
一见桌上除了摆着茶水干果,还有五包“三炮台”
香烟。
“三爷,怎么在这里一下子买了这么多烟?这烟不便宜。”
“是不便宜,五包正好一块大洋,请你抽。”
那友三抬手就拆了一包。
莫小年将画筒放好,点了一支,又四下看了看,看到了一个胸前挎着香烟筐子的十几岁的小姑娘。
莫小年进来的时候,她正蹲在一个桌子前卖烟,没注意到;现在站起来了,身材瘦弱,仿佛挎着个香烟筐子都费劲,更显楚楚可怜。
“原来如此,三爷这是发善心了。”
“别讥诮我,这种小丫头我没那想法。”
那友三翻了翻眼皮,指了指画筒,“还真捡漏了?”
“漏不漏的,正好待会儿吃饭让何上善看看。”
“开始还不爱来,这跟我来着了吧?”
······
临近中午,莫小年和那友三到了泰丰楼。
();() 他俩来的就算偏早了,结果到了的时候,正好见到何上善刚从洋车上下来,见了他俩笑道,“还真有点儿饿了。”
莫小年没想到,何上善也夹了一个长包袱,看着里头也像画筒的样子,不过莫小年也没上来就问。
三人进了包房,那友三点菜。在点菜方面,他是行家。
不过,在他点完之后,何上善却又补了一句,“再加两份九转大肠!我爱吃。”
伙计报菜去了,何上善指了指莫小年包着的画筒,“怎么?又在后门逛着买东西了?”
“手痒买了幅画,还想请您指点一二。”
“不要这么谦虚,咄咄逼人才更像年轻人,那就看看吧!”
何上善起身。
莫小年先后打开包袱和画筒,拿出了这幅立轴。
那友三搭了把手,和莫小年配合着将画轴徐徐拉开了。
拉到上方诗堂露出的时候,何上善微微皱眉,但并未说话,直到整幅画心露了出来,他的眉头才舒展开来。
“这是墨香居的老郑仿的王原祁的字儿,他进步了。”
何山善轻描淡写地先说了一句。
“对,是从墨香居买的。”
莫小年点头,“您说的老郑,就是那个山羊胡子老掌柜吧?”
“就是他。装裱的手艺也见长,就是眼力还得练。荆浩,呵呵,松树多就往他身上靠啊?”
何上善转而看了看莫小年:
“五代肯定到不了,你当什么年份买的?”
“北宋末,南宋初。”
“好小子!居然给得这么准?”
何上善露出欣赏之色,“能说个‘宋’,眼力就可以了。”
“过奖了。”
“那你看出来,是谁的手笔么?”
“能。南宋四家之首。”
“妙哉!后生可畏!”
何上善啪啪拍手,“我看也是李唐的手笔!”
“李唐?”
那友三也不由叫道,“我家里以前有,卖过一幅!好像卖了五千还是六千大洋!”
李唐偌大的名头,那友三也是知道。
“你卖少了。”
何上善摆摆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