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皇太后和皇太后是长辈,想知道事情能直接喊皇帝身边的人过去问,不用找人拐弯抹角的打听。
德妃就说:“好啊,这一场大事儿过去,这宫里能安静好几年。你能回来就好,咱们缩着脖子,往后老实点!只怕皇上发了狠,
以后乾清宫和铁桶一样,一条缝都不会有了。"
双喜赶紧问:“小主子哪儿呢?也不管了吗?”
“再说吧,这些日子先避避风头,胤祚身边都是咱们的人,他们哥俩整日待在一起,不会有大事儿,顶多就是跟今日一样哥俩和人打架了,这事儿让皇上管去,我一个包衣奴才哪配管阿哥!”
这话说完觉得口气带点怨气,立即描补:“我不过是后宫女眷,就是放到外面民间也没有女眷对小爷的教养指指点点的。不都是女眷教女儿,爷们教儿子吗?至于九格格,她跟着太后呢,吃穿不愁,教养她是太后的事儿,我还是养好身体平平安安的把肚子里这个生出来吧。"
她说完叹口气往外看,外面天色阴暗寒风四起,看样子想下雪。
太皇太后的慈宁宫里又是另一番光景,外面天气暗,但是屋子里早早的点上了蜡烛,太皇太后的院子里走廊下全是箱子,正殿上满屋子都是欢笑声。
科尔沁草原给太皇太后和皇太后送东西的人来了。
在元朝时候,忽必烈改蒙古历法,接受中原汉族传统历法,所以蒙古族也是过大年的,只不过他们不称呼春节,而是称呼白节。
科尔沁的人会赶在白节之前送礼物到京城给太皇太后和太后,类似乎送新年礼物,同行的还有科尔沁的秀女,要在年后参加八旗秀女选阅。
来送礼的贵妇和秀女们聚在慈宁宫,满屋子都是蒙古话,海棠瞬间觉得自己回到了听力考场,处在一种听得懂却又听不懂的玄妙境界里。
太皇太后就让所有的皇女来见见亲戚,这里面可能就有某个皇女未来的婆婆或者是婆家人。
可是宫里的皇女满打满算也就是六个人,海棠住的近,早早的跟着太后在这里等着亲戚们,等到科尔沁的贵妇们来了之后,海棠穿着小袄和小棉裤在大人中间转悠,和前不久见到的诰命不同,这些蒙古来的贵妇们很热情,纷纷抱着海棠亲亲,见面礼不停的往海棠的怀里塞,抱都抱不住,不停的交给孙嬷嬷她们收起来,刚清空了怀里,接着又被塞满。
特别是十格格来了之后,她和海棠两个人的年纪大小差不多,但是十格格认生,抱着乳母的脖子不下来,不给人家抱抱,只要有人伸手,立即转头抱着乳母的脖子,靠近了她能哭出来。
所以海棠这个满场子转悠,长的白胖喜庆说着半生不熟蒙古话的小孩子就
特别受人喜爱。
一个靠近太皇太后坐着的老妇人就说:“要不是因为这是姑妈家的孩子,我都想抱她回草原。”
太皇太后就说:“要是能抱走根本轮不到你,咱们九格格特别招人稀罕。不过也有那有眼无珠的人不知道咱们格格的好。"
她这是对皇贵妃有意见,主要是皇贵妃拒绝把海棠记入名下这一行为让她很不满,对于太皇太后来说,别的都能一笑而过,皇上和皇贵妃那吵吵闹闹的日子也能当笑话看,但是皇贵妃有眼无珠看不到海棠的好那就是她的错了。
太皇太后说完也不给对方解释,问起了今年草原上的雨水和草场,上个话题也就略过去了。
来的最晚的是三格格,因为刚才三阿哥回去了,见面就跟荣妃说他被两个弟弟揍了,荣妃一方面为自己的太监提心吊胆,就怕有祸事找上门,一方面觉得男孩子打架是正常的,打不赢下次再打,这不是大事儿,嘴里嗯嗯啊啊的敷衍他。
三格格听的很认真,恨不得自己当时跑过去和三阿哥一起并肩作战,她拖了一会才来,来的时候还对德妃的几个小崽子气鼓鼓的,觉得和他们八字犯冲。
此刻来了之后太皇太后和贵妇们聊天,大格格笑着在一边给她们端茶倒水,太皇太后看三格格来了没多说,让她去给太后请安。
太后左边是五格格,右边是六格格,都亲热的依偎在太后身上,陪着太后听大家说话。一屋子人有心奉承,讲笑话让太后笑的前俯后仰,两个格格也跟着哈哈大笑。
三格格拜见了太后,两个妹妹和一屋子的女人给她见礼,太后颇有些不高兴,因为大家说的正开心,她来了瞬间打断这开心的气氛,这日子对太后来说很重要,她一年到头也只能这时候见一会娘家人,也不是年年都能见到的,自然是越开心越好。
大家纷纷落座,三格格看到五格格和六格格接着坐回了太后的身边,一人抱着太后一只胳膊,她还是没地方坐。
同样没地方坐的还有海棠,她是不坐,小孩子精力旺盛,不断的从桌子上拿水果给十格格,十格格在一边的高椅子上坐,身边没什么人却堆满了果子,她小手指着哪儿,海棠就噔噔噔跑过去给她拿来,一个指一个拿,姐妹两个玩的甚是欢乐。
>
说话的时候外面大雪纷纷坠下,太皇太后得知外面下雪,就跟大家说:“太晚了,你们先回去住着,年前别走了,这几日你们都进宫来陪着老婆子说说话。"
这些蒙古贵妇都打算留在京城过节,也知道今日刚相见,说不了私密的话,于是纷纷站起来告辞。
一听说她们要走,海棠闹着让孙嬷嬷给她穿大袄,说要替老祖宗和太后送送她们。
一屋子人笑起来,太皇太后就说:“让她去,到大门口站着去,话说出来了就要做!”
海棠真的裹着大袄把人送出慈宁宫,嘴里满蒙汉各种好词轮着说,什么“路上慢点"“平平安安”
“过个好年”
。。。
她看着这些人走远了才跑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