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搜读>乾坤未定你我皆是黑马乾坤已定 > 第74章 一夜白头2(第1页)

第74章 一夜白头2(第1页)

有家不得归,他乡不留人,太子建又被杀,想找个商量的人都没有,伍子胥心下茫然,不知如何是好。待他回顾所走的路,忽然现,一直在走弯路。

宋国和郑国都是晋国的盟国,除了自身利益受损,出于自卫,或是晋国召集盟会要诸侯出兵,否则,绝不会轻动干戈。

楚国与晋国已休兵多年,宋、郑二国间接也得服从楚国,不可能为了太子冲撞楚国。太子没了,他不过是楚国大夫的儿子,在他们眼中什么都不是,怎么可能以举国之兵为他出头?

晋国也不可能助他复仇。只要楚国不主动挑事,晋国乐见楚国大乱。晋国公室日益衰弱,六卿都在策划扩张自家封邑田地,根本无暇顾及霸主威严。连他们的盟国——中原中小诸侯相互侵占,只要不告到晋君处,他们都选择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怎么可能掺和楚国的内斗?

只有一个国家可以帮助伍子胥实现他的目标——吴国。

吴国兴起六十余年,历经五代君王,个个胸怀大志。吴国地处东南一隅,要想开疆拓土,楚国是他们基于地理环境天然的敌人。这些年,两国围绕淮河流域数次交兵,吴国北上的野心已是昭然若揭。尤其值得一提的是,经过多年反复拉锯,吴国终于将州来收入囊中。

州来的归属,一定程度上表明,吴国已经占据主动,楚国渐居下风。未来,不排队吴国要扩大战果,继续对楚难。尤其是,吴王僚的一干朝臣,武将勇猛善战,文臣擅长治理谋划,将来必将有所作为。

反观自己的故国楚国,一个费无极已经把朝野搅得上下不安。可恨楚王昏庸,对他言听计从,不知将来又要惹下什么祸端。

两相对比,伍子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未来的吴楚角逐,吴国一定是取胜一方!如果自己能去往吴国,向吴王献计,对楚军作战方式熟悉是他的优势。除此之外,自己还有一身武艺,不愁无大用。

思路厘清,目标明确,伍子胥马上整理行囊,往东南而行,计划先至陈国,再由陈国进入吴国。

陈国之行很顺利,不出几日,就到陈宋边境,往东行,很快就是吴楚交界。眼见吴国已近在眼前,伍子胥此生最大的劫难才刚刚开始。

吴楚边界设有关卡,名昭关。昭关北面是涂水,涂水是长江支流,位于江淮之间。只要过了昭关,坐船经涂水往西北方向走,过不了多久,就是吴国了。

原以为事过境迁,楚国已经忘记伍子胥这号人物。谁曾想,伍子胥的行踪一直有人留意。他要去吴国施展抱负的心思也被对方猜透,早已在吴楚边地设下重重障碍。

本来,伍子胥逃离楚境后,楚国已经不把这件事情放在心上。他先去宋后又辗转到郑,说实话,楚国就算知道,也没放在心上。楚国放一百个心,料定宋国郑国绝不可能公开挑衅楚国,伍子胥就算去了也掀不起什么浪。

太子建在郑国被杀的消息传回楚国,楚王慌了,费无极更是彻夜难安。已经走投无路的伍子胥会去哪儿?去哪儿都不怕,只要不到吴国。偏偏截获的情报显示,他就是要到吴国去。

思及此,费无极连夜面见楚平王,极陈伍子胥之能,绝不可让他去到吴国。否则便是管仲之于齐桓,百里奚之于秦穆公。

伍氏之才,楚平王心中有数,伍子胥本就一身胆气,再加身怀家仇,去到吴国,定会使出浑身解数,铆足了劲与楚为敌。吴国国运本就蒸蒸日上,锐不可挡,再多个一心要把楚国除之而后快的伍子胥,可说是如虎添翼。

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楚平王马上下令,命左司马薳越派出精兵,驻守在昭关一带,严密监视,加紧盘查过往行人。为了确保万无一失,他还命人把伍子胥的画像悬挂在城门,布告示,缉拿此人。告示中还提及,若有提供线索者,赏五万石粮食,封爵大夫。

来到昭关前,眼睁睁的看着区区一坐城门却不得入,纵是伍子胥再冷静坚毅,也忍不住落下泪来。

男儿有泪不轻弹,只因未到伤心时。

还没离开楚境,伍子胥已听到噩耗——父亲、哥哥被处死,家中妇女沦为奴婢,男子杀的杀,活着的则被贬为奴隶。除了他,成年男子没有一个活口!

那时,他没有掉泪。死亡近在咫尺,没有时间精力容他矫情——在生存面前,对死者的凭吊哀悼已然成为奢望,哪怕一个闪失,他也会失去生命。死在他乡,他便是孤魂野鬼,谁来替父兄族人报仇雪恨?他甩甩头,大步流星往前走。

辗转在宋、郑两国时,远离故乡,一会儿忙着避乱,一会儿忙着赶路,就是平日里静下心来,满脑子想的都是如何与两国君臣协作,如何说服他们联合他国对楚作战。

回头一想,钻到牛角尖,做的净是无用功,还白白损失了太子。如今醒悟,正要奔赴灿烂的前景,谁知他们仍穷追不舍不依不饶。

伍氏是怎么得罪费无极了?他一介武夫,何德何能令他念念不忘,非要将他置之死地不可?楚王又是怎么了?伍氏家族,世代忠心耿耿,不问缘由就把抄家灭门的谋反罪往他们身上扣。偌大家族只剩一脉,苟延残喘,还要派精兵强将围追堵截穷追猛打?

回顾家族过往,曾祖父伍参,深受庄王倚重。晋楚两国在邲地相遇,庄王欲撤退,避开晋军锋芒,令尹孙叔敖也力主撤军。伍参却认为,晋军将帅不和,人心涣散,两国有得一拼,楚国胜算很大。

伍参坚持己见,庄王不得已,只得派使者去晋国军营刺探。一去方知伍参所说不假,于是决定迎战晋国。最后,“邲之战”

楚国取胜,奠定了庄王的霸主地位。

祖父伍举,辅佐康王、灵王,内辅治国,外接诸侯。

父亲伍奢,才华品德,誉满朝堂,被任命为太子太傅后,更是尽心竭力辅助太子,日日劝善,时时提点。

兄弟二人,司职武官,虽位卑言轻,自问尽职勤勉问心无愧。父子三人对楚王室可说是忠心不二,恪尽职守。

祖辈四代,并无一人忤逆犯上,却落得族灭身死的悲惨境地,老天爷是怎么了?为非作歹、造谣生事、耍弄伎俩、没有尺寸之功者,为所欲为,横行作恶,却尊宠日盛。究竟是为什么?难道伍氏存亡就在今日?

伍子胥越想越悲痛,他抱住年幼的公子胜,嚎啕大哭。此时的他,万念俱灰。如果死在未到昭关前,遗憾或许不会如此剧烈。毕竟,只身逃亡,凶多吉少,被抓住被处死早在预料之中。

可是,当他历遍千山,行过万水,挨过沮丧绝望,距离希望只有一墙之隔时,命运再次对他关上了大门。何等残忍!

或许是伍氏不该绝后,又或者是伍子胥命中该有贵人相助,就在他泪落如雨时,一位名叫东皋公的老人,闻声赶来。

他递给伍子胥一碗水,问道:“壮汉何事悲泣若此?”

伍子胥喝下半碗水,抹了抹眼泪,哽咽道:“自小,父亲总教晚辈,天无绝人之路,只要咬牙不放,终有迷雾散去的一日。可是——”

言未尽,意难平,眼泪又“哗哗”

流下。伍子胥泣不成声,把头埋进双手,泪流不止。

“壮汉的面相,并非奸恶之徒,哭声悲戚,想来定是受了冤屈。”

东皋公不紧不慢的说道:“昨夜老朽梦到一人,与壮汉面貌相仿,说是要过关去吴,不知是邪非邪?”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