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只有一个人不吃王莽这一套,这就是司隶校尉鲍宣。鲍宣素来刚直,见王莽把许多大臣逼走,就当堂质问王莽:“你大司马想干什么?这些大臣都是朝廷元老,国家栋梁,以前勤勤恳恳,现在也兢兢业业。而你却鸡蛋里面挑骨头,一个个将他们逼走,你大司马究竟要干什么?你莫非夹带着自己的什么私货?!”
王莽不觉恼羞成怒,鼓爆着两个大眼吼道:“我夹带什么私货?我王莽对大汉的忠贞,全天下谁不知道?岂是你诋毁得了的?那些人的离去,都是自动告退,太皇太后也批准了的,怎么是我逼他们?你信口乱说,任意诋毁,怎配做朝廷重臣?!”
散朝后就去见太皇太后,心想我正想抓一个出头鸟呢,没想到你鲍宣先跳出来了,看我怎么治你!见了太后,就说鲍宣如此无礼,在朝堂上咆哮诋毁,全无大臣气度。还说,有这样的二百五倔驴在朝堂,臣今后还真的不好干事了。太后知道鲍宣是个好人,就是xing子太直了点。但为了王莽以后能顺利管理朝政,还是下诏将鲍宣策免罢官。
鲍宣被罢去官职,心想看王莽那个凶样,将来肯定饶不了自己,趁早躲他远点吧。于是带着老婆孩子,远徙到上党山中,到那儿开荒种地去了。
但王莽不光是打压,更多的是拉拢。除了提拔几个最亲近的人如王舜、甄丰、甄邯等填补孔光、彭宣、龚胜等人走后留下的空缺外,他还不忘多少年前的“旧恩”
。如当初的长乐少府戴崇、侍中金涉、中郎陈汤、胡骑校尉箕闳、上谷都尉阳并等,这都是曾经在成帝和太后面前给自己说过好话的。现在自己有权势了,就要对他们“报恩”
。于是王莽乃奏明太后,对这些人加官晋爵,厚加酬赏。但戴涉已经去世,那就封给他儿子。王莽这样做,就是要给大家看——你们看,我王莽是个重情义的人,谁对我好,我不会忘记他,多少年都记着他的好处。但此前他对一部分人的罢免惩处也使大家不寒而栗——谁要是得罪忤逆了他,也绝没好果子吃。
大家不由想起了那句话:顺之者昌,逆之者亡。
于是满朝文武,包括各州郡的牧守令长、藩国王侯,争相巴结依附王莽,朝野称颂之声不绝。而王莽则把他认为对自己最忠心的一干人安排到最重要的位置上——王舜王邑为腹心,甄丰甄邯主击断,平晏领机事,刘歆典文章,孙建为爪牙。另外甄丰的儿子甄寻,刘歆的儿子刘棻,涿郡人崔,南阳人陈崇等等,也都为王莽重用;朝廷上下,几乎都成了王莽的党羽。
有必要介绍一下王邑。因为在多年以后的昆阳大战中,王邑和刘秀是敌对双方中两个最主要的角sè,他们两个决定了新汉两个政权的生死存亡。当然那个时候王邑都四十好几了,而刘秀才二十七八岁。
王邑是王莽四叔成都侯王商的儿子,此时也就是二十多岁。王莽重用他,一是当年四叔要将他的封地分给自己一部分,他现在想表示感谢;二来王邑这年轻人的确也是个人才——虽然自己的那些从兄从弟大都是些纨绔子弟,但这个王邑是个例外,又聪明又能干事,尤其对自己忠心耿耿,死心塌地,所以就把他和王舜当成自己的左膀右臂。
王莽威权并重,名震天下,但王莽远不满足。因为与千百年前几个著名的辅政大臣如周公、伊尹、霍光相比,他的名誉还差得远。他的目标,就是赶上或过他们。
可要过周公、伊尹、霍光,谈何容易?不过这对心机无限的王莽来说,简直是小事一桩。
元始元年正月,益州牧派人护送着几个越裳蛮夷人捧着一只白毛雉鸡来献,长安轰动;王莽更是建议太后将白雉祭献高庙,向最高祖宗报告这一特大喜讯。
原来越裳人进献白雉的意义非同一般。此前越裳蛮夷向中国进献白雉(注1),唯一的一次是一千多年前周公辅佐成王的时候。那时周公辅政,国家太平,万民丰足,社会开化文明,万里之外的蛮夷人为此仰慕不已,就捧着白雉这样的稀有珍禽不远万里来中国进献。如今蛮夷人又来进献白雉,说明现在大汉天下又一次进入太平盛世,足比一千多年前的周公时代。于是王舜、王邑、甄丰、甄邯、刘歆、崔等一干重臣联名上书太后,说大司马王莽拥立辅佐幼主,使社稷稳固,百姓安泰,可比霍光。望太后像先朝封赏霍光那样的封赏大司马。老太后就召他们问:“你们要老身厚封王莽,究竟是因为他的功大还是因为他是我的至亲?”
众臣说:“正因为大司马功德巍巍,才使国家文明富足,百姓安居乐业,使得越裳人在相隔千年后又一次来进献白雉,以表示他们的崇拜仰慕之情。从这个意义讲,大司马实际已经过了霍光,可直比千多年前的周公。按古代圣王之法,臣子如有大功,则圣王应该赐给这位臣子最高的荣誉称号,即以国号而冠之,所以周公才称为周公。王莽安定汉家,功比周公,太后也应比照古圣之法,赐王莽之号曰‘安汉公’。同时增封户邑,荣其子孙,以顺天意人心——望太后益封大司马食邑三万户,加为太傅,赐号‘安汉公’。”
于是太后点头,并责成他们安排封赏。
但王莽的谦恭劲又上来了,说什么不要这个封赏。并且为了拒领这个封赏,还称病不上朝。
王莽不上朝,朝廷好像散了架,大家都不知怎么办好了。于是公卿百官排着队地去大司马府,在王莽的床前苦口婆心,百般劝慰,恳求大司马赶快上朝;太皇太后也接二连三地派使者拿着诏书来要王莽上朝视事。可是王莽跟铁了心似的,说太皇太后不撤销对我的封赏,我今生就不再为官。弄得公卿们都抹着泪说:“大司马呀,您不上朝,国家社稷,黎民百姓怎么办呀?太后对您的封赏,那是您的功德所致呀。从古到今,除了周公辅成王时蛮夷人进献过白雉,到现在一千多年了又有谁能获此殊荣?您现在在朝野吏民中的声望,其实已经比周公有过之而无不及了。您不视事,奈天下苍生何?”
此话一出,王莽的床前抽泣声一片,都呜呜咽咽地向王莽喊:“大司马,为了苍生社稷,恳求您还是上朝视事吧。”
可是王莽根本不为所动,依旧躺在床上说:“我不去。量我王莽何功何德,哪受得了这等重封?叫我以后如何面对天下百姓?你们还是转告太后,撤销对我的封赏。”
公卿百官没法,只好又排着队去见老太后,央告太后说:“大司马虚怀若谷,坚辞封赏,这愈证明大司马的道德崇高;社稷离了这样圣洁高尚的人,只怕上苍也要垂泪的。臣等请求太皇太后,不要只对他下诏命令,还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感化他;只要言辞到位,想必大司马会受到感动的。”
于是太后就下诏王莽说:王莽啊,你已历三世为三公,典周公之职,建万世之策,援立幼主,功德茂著。是以夷人仰慕,献白雉以致其情,因而群臣再三请求对你厚加封赐。作为太后我,也早将你的品德功劳看在眼里,记在心上,这才按照古制及前例,封你为安汉公,增邑三万户,并加为太傅。太后我已届耄耋之年,能有多少来ri?煌煌汉业,茕茕幼主,都寄托在你身上了。还望你看在我太后老姑姑的份上,听封受赏,入朝视事。
这番话还真把王莽感动毁了,捧着诏书哗哗地往下掉眼泪,最后竟埋头两膝间,呜呜哭了起来。百官公卿见大司马如此,也都一个个抽泣呜咽,涕泪交流。有几个还抹着眼泪,上前摇晃着王莽的肩膀膝盖哭说:“大司马啊,您不要这样啊,您这样悲伤,我们心里也不好受啊。”
良久,王莽才止住悲声,抹着泪哽咽道:“没想到我王莽竟让太皇太后这样感伤,我王莽的罪过大矣。太后老姑姑把话都说到了这个份上,我王莽还有啥可说的?只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了。不过,太傅、安汉公的称号我可以要,三万户封邑我是一户也不要的。”
众公卿一听,可都不干了,纷纷说:“那可不行!这是太后老人家按您的功劳封给您的,您怎能不要?你要不要,只怕朝野吏民也不答应。”
王莽说:“三万户封邑我说不要就不要。我王莽入朝为官为了啥,难道为了要封赏图富贵吗?我从踏入仕途的那一天起,就把匡扶大汉作为己任,把安定天下作为份内之责。现在天下百姓还有很多人没摆脱贫困,这正需要我们去帮助解救他们,怎么能在百姓尚在穷困的时候顾自享受呢?请你们转告太后,务必撤去我三万户的封赏,等天下百姓都富足了再赏我也不迟。总之现在赏我,我受之有愧。”
王莽的话,倒使众官惭愧不已,纷纷说:“我们的心胸境界,与大司马比真是天地之差啊!”
王莽又说:“请你们再请求太后,现在应该封赏高祖功臣的那些后代,以示我们不忘功臣;对天下的贫民穷户,以及鳏寡笃癃不能自给者,更要给予足够的救济,以展示朝廷恩德。总之要使我大汉长驻人心,千秋万代。”
于是众官离开大司马府,把王莽的话去转述给太后。太后也感动地说:“俺这个侄儿,真社稷之臣,虽周公、伊尹、霍光也不过如此吧?”
遂对众臣说:“那就暂时撤销对他的三万户之封,什么时候百姓黎民都富足了,再重重地封他。”
虽然只是暂时撤封,但王莽还是像卸下了千斤重的包袱,欣然而起,以太傅安汉公的身份登上朝堂,开始布置封赏救济诸项事宜。消息一传出去,天下沸腾,吏民奔走相告,都说自古及今,哪有这样的贤臣,三万户封赏都不要,而先想到的是黎民百姓,就算周公、伊尹、霍光也没这么办过啊。安汉公王莽,真是万古不遇的圣德之神啊!
王莽,终于又一次赢得了无比辉煌的赞誉,一顶“安汉公”
的桂冠戴在了头上。
(注1)中国:与现在“中国”
的概念不一样。古时的中国指诸夏族居住的地区。如《论语集解》:“诸夏,中国也”
。因为当时华夏族的四围南有蛮越,北有诸胡,东有濊貊,西有戎狄,于是处于中间的华夏聚集地就成“中国”
了。
&1t;aid="zsy"href="顶点小说&1t;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