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氏还在族地上建了一座规模宏大的庄园,这是百年前的家主组织族人共同建的。
庄园基础设施齐全,作坊林立,基本能做到自给自足,在这里置产业能得到家主府和族里最大的庇护。
哪怕是住在东武城的崔氏族人,也以在崔氏庄园有份产业为荣,那些没有几代官身产业又多的族人更是非常愿意有这么个大树庇护。
但家族的庇护,不仅仅是荣耀也是责任,作坊每年的产出也要交一点收入给公中,这也是清河崔氏的底牌之一。
清河郡守今日也来了,崔氏家主无论从声望地位还是品阶都是郡守需要小心对待的人物,今日自然不能不来。
时知从下了马车后表情一直都是端着的,无论是跟长辈行礼还是接受晚辈的行礼她都要做的一丝不错,进了祖宅还要跟各种长辈寒暄,女眷这边儿来的都是长辈她更得小心应对。
此刻她和崔教授无比庆幸来的这小半年第一件事就是恶补礼仪,如今全用上了,不然今天指定是要闹笑话的!
看着阮妈妈那满意的神情,时知暗暗松了一口气,总算是正常应对过去了。
崔家祖宅其实是整条开阳大街,族人宅子都是比邻而居,开阳大街中间的五进大宅才是家主的宅院。
送走了最后一批族人,崔教授就让时知回院子休息了,今天真的太累了。
祖宅院子更大更多,但大多建筑呈古朴,远没有长安的精致,这宅子怕是有几百年了,几次翻修为的也不是为了好看,风格大体还是没怎么变。
时知的院子收拾的很利索,在她招待族人时,阿葫已经带人把行李安置好了,用过晚饭没一会儿,时知就一头钻进被窝睡了。
清河郡要比长安暖和些,冬日能感受到暖阳的幸福感,气候有北方干爽却没太多寒气,在这里过冬远比长安舒服。
再往南千里就是江南腹地,往东南百里又靠近大海,土地虽然没有江南和几处产粮平原那么高产,但它也是物产丰富,文风盛行,也算是个人杰地灵的好地方。
祖宅是有地暖的,上次翻修祖宅还是二十年前,刚当家主没多久的崔清就把在长安兴起的地暖安排在了祖宅,来古代后时知最满意的就是这点了!
睡饱了后的时知整个人都是愉悦的,终于不用赶路了,这一个多月坐马车哪怕有减震装置那也是颠簸,她要不是跟着爷爷学打拳,这小身板绝对扛不住。
和爷爷用过早饭后,崔教授又开始接待昨天没见到的族人了,今日没女眷,时知只是去前头行个礼就够了,她今天要盘点库房登记造册。
除了他们带回来的东西,还有祖宅里原有的也要盘点,这个她一个人做不完,阮妈妈也要带人盘点一部分后回来跟她对账。
盘了两天才对完账,这才是府内的,还有清河郡所有铺子和庄子的账目,这个就得崔教授派人查了。
“过年前各个掌柜和庄头都是要到祖宅盘点账目,公中庶务如今都是汶老爷管着,家主的账目是咱们自己手底下管的。”
阮妈妈对这些门儿清。
汶老爷?那个三十多岁的大叔?这辈分够大的!时知想起昨天见到的族人,还好她背了族谱不然谁是谁都记不清。
崔汶和崔清是一个高祖父的族兄弟,只不过二人的曾祖一个是嫡子一个是庶子,俩人差了十几岁,整整一代人啊!
“我记得公中庶务每十年轮换一支,汶叔祖管了几年了?”
时知觉得这办法还挺先进,管庶务的是不能入仕,这样既不耽误有志气的做官还防止族人监守自盗太过。
阮妈妈想了想道:“应该是太和三年开始接手的。”
那就是管了四年了,时知心里有了谱,“公中庶务产出,嫡脉每年可取三成没错吧?”
阮妈妈点头:“虽说公中祖产的铺子、庄子的地契都是家主继承,可实际产出族人花费要占大半,这也是世家延续的道理。”
不是每个士族成员都懂经营的,公中留一部分钱除了做些要事,其余的大部分拿来救济贫困族人,还有负责祭祀、族学、祠堂维护祖坟的照管都要用钱。
可就算这样,每年大祖房还要有一部分钱预留出来,防止天灾人祸这样的大事生,经年累月这钱还是很可观的,这一钱就是崔氏庄园每年的产出上交一点的来由。
时知在知道有这么一钱后就动了脑筋,当然了现在不是时候,如今马上要过年了,她得跟着学习准备祭祖的事情。
除了贡品还有各种礼节,同时招待前来祭祖的族人吃穿住行也是个大学问,崔教授和时知都要好好学习才能不出错漏。
“国丧期间,三个月内庆祝活动一切取消,祭祖仪式也要减削一部分。”
阮妈妈把要注意的一天天给时知讲清楚。
时知一边记心里一边吐槽,就这还是削减的?果然世家消失是有道理的,这简直就是可耻的浪费!
可惜这个时代就这样,她要是改了,立马能被喷死!要改也得等她真正说了算再改!
过年原本是要拜年的,可如今国丧还不到三个月,节日里不许庆祝太过,串门拜年在崔氏这样“礼仪之家”
就全都取消了,大年三十祠堂祭完祖,族人66续续就回去了。
时知和崔教授在古代第一个春节过的其实并不热闹,这里的士大夫守孝三个月,他们的年夜饭都是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