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秀文会不会自己就是那名“红衣女子”
,却故意如是说,以此误导警方调查?
马弘文怀揣着各种怀疑,同时对王乾山所谓的“不能辜负李倩”
的责任逻辑感到十分诧异。为了不辜负小三,所以辜负原配、抛妻弃子,这么强大的“责任感”
实在让人叹为观止。
兴许是出于同情,马弘文有意暂时将提问的焦点避开王乾山。
“说说你对王元鹅的看法吧,在你眼里,他是个什么人?”
张秀文想了想,却又主动提起了王乾山:“他们两兄弟,都很崇拜自己的父亲,也都活在父亲的阴影下,这是他们的共同点。但他们面对‘阴影’的表现又有所不同。我公公的事迹,您知道吗?”
马弘文微微点头,表示知情。
“我公公那样的人,对于他们两兄弟而言就是一座无法逾越的大山。做父母的,总希望子女能青出于蓝胜于蓝,我公公也不例外。他本人固然顶天立地,至情至性,上对得起国家,下对得起战友,无论是大德还是私德,都让人无可指摘。”
“但他没有意识到,时势造英雄。他出生在一个特殊的年代,成长于一个炽热的时代,投身于轰轰烈烈的国运之战。由这种大时代造就出来的人物,别说是他两兄弟,就连其他出生于和平年代的普通人,都只能望尘莫及。”
“所以,在父亲的严厉要求下,他们既有对父亲的崇拜,又有无法赶父亲的自卑。这也是他们的共同点。”
“王元鹅以有这样的父亲,出生于这样的家庭自豪。所以,他有很强的血脉认同感。这也是在他眼里,我就是个外人的原因。”
“王元鹅无意于想要证明什么,他知道自己的父亲无法越,所以安于现状,服从父亲的安排,得过且过。王乾山不同,他是一个有想法的人,并且随着年岁增长,越来越坚定自己的想法,但也越来越想摆脱父亲的控制和阴影。”
“王乾山一直都想证明自己。所以,很小的时候就向父亲看齐,自学中医,并且用功读书。”
“我公公没读过大学。王乾山一度认为只要自己能上大学,一方面肯定会让父亲骄傲,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在他看来,就是做到了父亲没有做到的事,这对他来说是一种成就和满足。”
“但是,我公公最终却不准王乾山上大学,这让王乾山意识到原来在他看来十分重要,十分有成就感的事情,在父亲眼里却分文不值。”
“我公公最初以王乾山腿脚不便为由,要他放弃上大学,却和我说王乾山没考上大学。我和王乾山……结婚后一沟通,就知道是什么情况了。”
“王乾山想以读大学的方式证明自己并越父亲。我公公毫不在意的几句话,就将他为之努力了十几年,并且即将实现的目标掐灭,这让王乾山颇为心寒的同时,也一度失去人生目标。”
“同时,我公公此举,也让王乾山认为在父亲心目中,他并不重要。在颇受打击的同时,对自己的父亲也颇有怨言。”
“但面对高大巍峨如山一般的父亲,王乾山能做的就是潜心钻研《周易》,并借此麻醉自己,对跟着父亲学习医术也越来越抵触,父子之间的矛盾和争吵也就越来越多。”
“王乾山对《周易》的研究颇有造诣,当时受到许多人的追捧。但在我公公看来,王乾山此举就是不务正业,所以坚决反对。”